摧毀行政中立是民進黨執政八年最大的罪孽

時間:2008-01-22 11:01   來源:台灣網

  



臺灣民眾到“中選會”所在辦公大樓下表達訴求,希望選舉能公平公正進行。

  “中選會”是一個“專業中立”及“特任中立”的機構,卻被張政雄等操弄成民進黨的政爭工具。張政雄等是民主的恥辱,“憲政”的災難。

  臺灣《聯合報》今日社論説,這次“立委”選舉的結果顯示,“二次政黨輪替”不無可能。這對全島公務員,皆應是一個刻骨銘心的經歷。沒有永遠的執政黨,卻有終生任職的公務員。執政黨可以如走馬燈,公務員才是“憲政”價值與行政品質的守門人。如果換來一個“毀憲”亂法、失政敗德的執政黨,公務員就要挺得住,一直挺到政黨輪替為止。

  張政雄不是一般的公務員,“中選會主委”是“特任中立”的“憲政”角色。民進黨用“三秒膠”鎖住了“立法院”,保住了張政雄;張政雄竟將“中選會”當作民進黨的政爭工具,玩弄選舉,盡失中立原則。然而,張政雄這次卻未救活民進黨,反而因“公投亂大選”,使臺人義憤難遏,用選票唾棄了民進黨。最後,張政雄毀了自己,毀了“中選會”,毀了“憲政”精神,其實也毀了民進黨。

  社論指出,眾人皆知“行政中立”,“中選會”更應“絕對中立”。而民進黨執政八年來,最重大的罪孽,即在幾乎摧毀了一切在“憲政”法治上應當固守的“中立”地帶。

  你能想像用殷琪做“監察委員”的提名審核人嗎?你看到上一波被否決的“監委”名單能夠産生政治信任嗎?你相信“大法官”如城仲模居然為“釋憲”案替主政者當説客嗎?你難道看不出“大法官”“釋憲”案中那種曲筆護主的姿態嗎?“檢察總長”何以如此令人失望?特偵組何以如此惹人議論?公營事業怎麼變成分贓的籌碼?甚至銀行何以竟成了主政者的政治金主?

  從“大法官”、“中選會”到公營事業、特偵組,其中皆有程度不一的中立地帶,及專業領域;不容政治黑手操弄,不容黨派利益入侵。但是,縱目四望,竟是無一倖免。“大法官”會議若成了黨派入侵的“公營事業”,“中選會”若成了黑手介入的“公私行庫”,中立既失,“憲政”民主也就不堪聞問了。

  社論表示,這些中立地帶及專業領域,是維持“憲政”法治之所需。寸土必爭,無可妥協。“中選會”不中立,“憲政”就受重傷;“中選會”出了一個張政雄,“中選會”就成了民進黨的政治籌碼,而非中立公正的“憲政”機關。民進黨的本事,就是從“大法官”會議到中鋼公司,都佈置了“張政雄”這樣的角色。此處毋庸列舉,臺人扳著手指算算即可。

  全島家長聯盟副理事長林文虎,談到他對“教育部長”杜正勝的觀感,他説:“政治操弄不太好;他(杜正勝)是為民進黨工作,不是為教育!”這句話引發了極多家長的共鳴,誠是一針見血之論。家長們的憂慮是:教育的專業被摧毀了,教育的精神被污染了。同理,豈不是也有許多臺人深自怨嘆:張政雄是在為民進黨工作,不是為公正的選舉!

  值此可能出現“二次政黨輪替”的時機,主要的“災後重建”工作之一,就是要回復“憲政”法治體制中一切的中立地帶與專業原則。“大法官”裏勿再有“城仲模”,“中選會”裏勿再有“張政雄”,“教育部”裏勿再有“杜正勝”。一方面,提名任命者不可拔擢這類人物;另一方面,接受任命者應當體現其職位上應具的中立專業角色,不可自甘墮落。

  社論最後説,家長代表對杜正勝的評語:“他是為民進黨工作,不是為教育!”這句話可以説給今天的全體公務員聽;如果出現“二次政黨輪替”,亦應再説一次:“公務員不是為國民黨工作,要為‘國家’、為人民!”

 


 

編輯:張弛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