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馬謝拼選舉 落實經濟策略方能安民心

2008年01月23日 16:04:00  來源:
字號:    

  臺灣未來該怎麼走?就現在島內的局勢,只能放在馬、謝兩位“總統”參選人身上。只是,面對臺灣的長遠發展、及如何爭取選票支援,馬、謝兩人都有一定的堅持和退讓,但人民希望見到的政策是以全民最大利益來規劃的臺灣長程藍圖,而不是只為討好選民、盡挑好聽的話來搶選票。未來的臺灣執政黨,做實事顯然比放空話來得實際得多。

  臺灣《聯合晚報》文章説,謝長廷的財經政見因與主管部會的看法不同,在“內閣”重新佈局之際,更牽動相關的想像空間,但即使要更動閣員,這麼短的時間、可能甚短的任期,能找到適任的人選嗎?難度極高!

  以討好選民來看,日前謝長廷曾公開表示,當選後要讓年青人買得到房子,這樣的立意當然獲得年青人支援,但眼見兩岸開放互動,馬英九、“行政院”都提出考慮開放陸資來臺投資不動産時,謝長廷為緊守年青選票,獨排眾議,強調可開放陸資投資臺灣産業,但不能投資房地産,以免以後年青人都買不到房子。這樣捍衛年青人的論點,表面是正確的,但實際上,卻是以偏蓋全不完整的論調,似有專為固守年青人選票,而選擇性政策發言。

  其次遺産稅降至10%爭議,雖然謝長廷強調降稅是全球趨勢,但以臺灣實際的財政收支能力,現階段,臺灣還不到立即調降遺産稅至10%的能力,空談一次降稅至10%,只會讓人聯想到討好有錢的企業主也難怪引發“財政部”、“行政院”批判。

  如今,臺股重挫,謝長廷又聰明地想到將外匯存底投入臺股,增加收益,當然能討股民的歡心,只是外匯存底投入臺股是何等重大的事,光以外匯存底外幣資金資金,如何回流臺股,就是一大問題,率性執行等於是要央行印鈔票換股票,這種根本不可行的政策,央行澄清了多次,相信以謝長廷的智慧學養,不可能不知道,但此時卻又端出這種是是而非的政策建言,難免有淪于討好選民、搶選票的目的。

  選舉和現實問題正在拔河,也考驗謝長廷及財經主管的專業和智慧。光是説幾句話,臺灣人民是不會買賬的。

 

 

 

[責任編輯:高斯斯]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