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戒嚴論”毀民進黨江山 扁自作自受

2007年11月28日 10:37:00  來源:
字號:    

  臺灣明年一月和三月有兩項重要的選舉,一月選“立法委員”並民進黨提案的“討國民黨黨産公投”,和國民黨提案的“反貪腐公投”。三月選“總統”並民進黨提案的“入聯公投”,和國民黨提案的“返聯公投”。由於這是民進黨的政權保衛戰,和國民黨的政權收復戰,兩黨劍拔弩張,惡言相向。

  以戒嚴恐嚇很愚昧

  民進黨執政的“中央選舉委員會”做出一階段投票的決議,就是一月的選舉選民一次領四張票:候選人票、政黨票、兩張“公投”票。但國民黨堅決反對,主張二階段投票,就是投完“立委”和政黨票後再領或不領“公投”票。為了一階段還是二階段投票,臺灣出現嚴重的“中央”與地方衝突,藍營執政的十八個縣市要自行實施二階段投票,陳水扁於是威脅要延後選舉。泛藍認為一階段容易出錯,也較難保護投票隱私,所以堅持二階段;民進黨認為一階段最有效率,有利選務運作,堅持一階段。兩造對立火氣旺盛,各説狠話,扁甚至連當選無效、懲戒地方選務官員、考慮戒嚴的氣話都説出來。

  後來扁才改口稱“尊重民主,任內絕不戒嚴。”《蘋果日報》總主筆卜大中今天撰文指出,就事實來看,綠堅持一階段並不是為了選務的效率與節省,而是把“討黨産公投”和“立委”選票綁在一起,産生“雙臺效應”,互相增強破壞能量,拉低泛藍的“立委”得票數,並拉高“公投”票數。藍營極力反對一階段,也不是因為一階段較二階段容易出錯,真正的原因是害怕“討黨産公投”會破壞藍的“立委”選舉勝算。民主地區政黨各為自己的利益對抗,只要不違法,也是常態,是自由市場的競爭機制。但是,“總統”竟然以考慮戒嚴來恐嚇反對黨,就很蠻橫愚昧了。

  文章説,臺灣人民在戒嚴下生活了數十年,對戒嚴既敏感又恐懼,以號稱民主起家的民進黨及其“總統”,怎麼會揚言考慮戒嚴呢?又沒有內亂外患,莫非頭殼壞去?怎麼爭取中間和淺綠選民呢?叫謝長廷怎麼選?就算扁趕快改口,陰霾已經形成。根據“憲法”和“公法”原理,選務權在行政權手裏,由“行政院”主辦,各地都如此。這是原則,地方選務應該服從當局的指揮,就像前天臺灣“國防部長”李天羽所説,若“總統”宣佈戒嚴而獲“立法院”的同意或追認,臺灣“國防部”會服從臺灣“三軍統帥”的命令部署戒嚴。這種態度極為正確。問題出在法規規定,地方有權按實際需要安排選務運作,於是産生現在的對抗。

  攸關私利很難讓步

  若兩黨純粹是為體制而爭,還容易轉圜,大家無私心地討論即可。可是鋻於“立委”票數的多寡可能與“討黨産公投”有關,攸關各自的貼身私利,就很難讓步了。

  文章認為,由於黨産是國民黨的罩門,而扁的一階段正是擊中罩門的血滴子,國民黨只好被迫全力卯上。陳水扁的聲望低落,也使藍營的對抗具有某些程度的正當性;剛好扁是全民公敵,才提供了反對者敢於對抗的戰略位置。這是我們多年來不斷要求扁注意公共形象的原因,現在可謂自作自受了。

 


 

[責任編輯:張弛]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