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今年上半年票房前十位的影片中,引進片佔了六席,依次為《瘋狂動物城》《魔獸》《美國隊長3》《奇幻森林》《星球大戰:原力覺醒》《X戰警:天啟》,中美合拍片《功夫熊貓3》居第七,國產片佔3個席位,分別為春季檔的《美人魚》、《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澳門風雲3》。賣座的影片中不少為續集影片,靠係列積攢的人氣續集依舊吃香。從今年上半年來看,國產片爆發較去年依賴檔期更為明顯,尤其在春節檔迎來票房最高點。
至此,內地影史前十也變換排位,《美人魚》《瘋狂動物城》《魔獸》挺進內地影史前十榜單中。
四月五月淡季成績慘淡
今年2月受春節檔眾多賣座大片影響,電影市場呈現大盤爆發式井噴,全國月度放映場次595萬場,同比上升52%,月度觀影人群1.9283億多人次,逼近兩億人次,同比放量增長73.7%。月度票房達到68.8億元,將國內月度電影產出提升到一個新標桿,創下最賣座月份紀錄,超過了去年暑期7月份創下的55億元單月成績。
年初的喜人狀況未能趁勢延續,到了4、5月份影市未現現象級影片,新上映的大片也未能帶熱影市,在這個傳統的淡季,影市呈現較大回落,單月成績比較慘淡,分別為31.1億元、31.4億元,比去年9個月份的單月成績都低。
青春片不再吃香韓流變寒流
今年上半年新片數量提升,類型也十分多元,但去年同期賣座的青春片今年卻有點後勁不足。去年同期的《左耳》《重返20歲》《何以笙簫默》三部青春片票房總和超10億元,瘋狂吸金。而今年上半年,高曉松監制,陳曉、秦嵐、杜天皓等主演的《睡在我上鋪的兄弟》在清明小長假未能達預期成績,靠著從月初到月末才進到億元,最終票房1.28億元,也印證了跟風扎堆的青春題材影片讓觀眾已經疲憊,即使標榜所謂的IP,影片的市場影響、最終票房也與前年同題材的《同桌的你》(4.56億元)相去甚遠。另一部由白敬亭等主演的青春電影《誰的青春不迷茫》終極票房止步于1.79億元。其他眾多有著明星主演陣容的青春片包括《女漢子真愛公式》、《半熟少女》等則不足億元淪為炮灰,《半熟少女》票房僅232萬元。中國電影對青春片的需求已不再處于狂熱時期。
另外,眾多韓國導演來華拍片,今年上半年交出的“成績單”也並不樂觀,韓流險些成為“寒流”。由《來自星星的你》導演張太維執導的《夢想合夥人》僅獲得7700多萬票房,而韓國導演趙根植執導的《我的新野蠻女友》獲得3414萬票房,安兵基監制、林大雄執導的《不速之客》票房只有不到400萬,幾部影片獲得較低評分,引業界驚嘆和思考。
不少影人感慨,靠大明星陣容動輒過5億級的青春片、愛情片越來越少了,今年上半年最賣座的愛情片要數《北京遇上西雅圖之不二情書》,影片最終票房7.86億元,在上半年電影中排行第11位,緊隨第10位的《X戰警:天啟》之後。影片在五一檔成為票房冠軍,也創下國產愛情片的票房紀錄,導演薛曉路也成為華語電影單片最賣座的女導演。
上一頁123下一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