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金融

沉睡銀行卡銷戶應充分尊重用戶知情權

2017年06月27日 09:06:22  來源:光明網
字號:    

  近日,招商銀行公告顯示,為了保護賬戶安全,將從今年7月15日開始,對不符合條件的長期未使用且餘額為零的個人賬戶進行銷戶處理。而實際上,記者查閱多家銀行公告,去年底,建行、民生、浦發、平安等多家銀行已發佈類似公告。可以預見,數億張的沉睡卡將得到有效的清理,或被暫停使用或被降低賬戶類別。(6月25日《廣州日報》)

  “沉睡”的銀行卡,或將被銷戶,這無可厚非,因為規定如此。去年9月底,央行發佈《關於加強支付結算管理 防範電信網路新型違法犯罪有關事項的通知》,其中規定,自2016年12月1日起,同一個人在同一家銀行只能開立一個Ⅰ類戶。而對於沉睡卡,通知也給予了定義,就是6個月內沒有主動使用過的銀行卡。對這樣的銀行卡,通知稱可以進行銷戶處理。這樣的規定,對於預防銀行卡犯罪來説,的確有積極意義。

  除了能預防電信網路新型違法犯罪行為之外,這樣的銀行卡對普通用戶,也有極大的利好。眾所週知,當前的銀行卡銷戶,必須要回歸到辦卡所在的支行,但對許多人來説,工作的頻繁變動、城市的頻繁變更,似乎都是家常便飯,在這樣的情況下,一些異地的銀行卡,自然便會成為了雞肋,棄之害怕洩露個人資訊,留著又無用處,但要銷戶則成本太高。如今,隨著新規的出臺以及在各大銀行的落地,普通用戶這樣的困擾基本上可以解除。

  當然,任何的東西,有利好的一面,便也會有另一面。比如銀行卡銷戶的問題,有些銷戶,對用戶來説,是好事,如前面提及的異地卡。但有些銷戶,則可能是誤傷。比如,一些人因為自己的銀行卡眾多,並不記得自己在哪家銀行有哪些銀行卡,又有多久沒動過了,但一些生意上的往來,可能還會用之前使用過的銀行卡,但若僅僅因為半年沒動就被銷戶,則會帶來一些不必要的困擾。因為,誤傷在所難免。

  從這個角度來説,對一些銀行出臺的硬性規定,還應有一些配套的動作,比如良好的溝通與解釋。這就是説,銀行可以對沉睡銀行卡進行銷戶處理,但也應盡到解釋與溝通的義務,跟用戶説明具體情況,以及為何要銷戶,依據是什麼,等等。只有良好的溝通與解釋,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誤傷的情況,也才能讓用戶更加擁護這樣的規定。不然的話,硬邦邦的一刀切,或許能達到最好效果,但肯定不是最融洽的結果。

  因而,沉睡銀行卡銷戶應充分尊重用戶知情權。畢竟,銀行卡的主人是用戶,那麼其應該擁有與之對應的知情權和處理權。進行週全的考慮,才能一邊預防犯罪現象另一邊也不會誤傷用戶,也才能讓沉睡銀行卡銷戶擁有更大的正義。

[責任編輯:郭曉康]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