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經濟觀察

玩家揭比特幣洗錢內幕:國內買國外賣 幾分鐘轉移資産

2017年05月17日 15:36:38  來源:法制日報——法制網
字號:    

  刷高交易量吸引投資方 非法轉移資産幾分鐘就可完成

  “玩家”揭露利用比特幣洗錢內幕

  來源:法制日報——法制網

  利用電腦破解一個複雜演算法就會産生一枚比特幣。比特幣是去中心化的,其發行量不依賴於任何發行者,僅依賴於演算法本身。任何一台連接網際網路的電腦都可以進行點對點比特幣轉賬,資金的流動只依賴於網路,不需要通過第三方機構如銀行等,所以根本就無法被監管。

  比特幣可以在網際網路之外換成其他傳統貨幣。美國MtGox交易所網站實時顯示比特幣兌美元、歐元等世界主要貨幣牌價。

  比特幣常被用來進行非法資産轉移——用本國貨幣買入比特幣,在國外交易平臺賣出,再以美元取出

  □法制網記者 趙麗□法制網實習生 劉雪妍

  近期,1枚比特幣的價格躍至1萬元人民幣。談及此事,曾經的“玩家”劉永淡淡地説,“比特幣一言不合就翻倍,一言不合就腰斬,現在比以前要溫和不少。2013年年底,1枚比特幣價格達到1238美元,當天價格超過黃金每盎司單價。然後,一路震蕩到160美元”。

  今年以來,在中國市場,比特幣交易價格經歷了幾次“跳水”,不過隨後又逐漸反彈,並創出新高。2017年1月11日,中國人民銀行在北京、上海督查比特幣三大交易平臺,比特幣價格“閃崩”,當日跌幅達17.92%。2月9日,央行發佈《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繼續約談在京比特幣交易平臺》公告後,比特幣價格跌幅達6.63%。

  梳理比特幣交易價格的每一次大幅漲跌可以發現,在所有影響因素中,“合法性”幾乎佔據了決定性的地位。

  “合法性”問題未解決

  事實上,能消費比特幣的地方並不多,更多時候只是在比特幣發燒友之間支付。在實體經濟中,比特幣的“購買力”與法定貨幣差得遠,甚至比不上虛擬的騰訊Q幣。

  不過,相比騰訊Q幣等,比特幣有個巨大優勢:能套現。也就是説,比特幣可以在網際網路之外換成其他傳統貨幣。美國MtGox交易所網站實時顯示比特幣兌美元、歐元等世界主要貨幣牌價。

  “比特幣熱”要從2008年説起,一位名叫中本聰(可能是化名)的程式員寫了一篇概述比特幣設計的論文,描述了這種以電子方式交易的貨幣,只要你的電腦接入了網際網路,就可以將貨幣轉移到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它被命名為比特幣(bitcoin)。

  中本聰設計了一個複雜的演算法,你用電腦去破解這個演算法就會産生比特幣,這被稱為“挖礦”。當你的電腦完成了一定的任務後,一枚新比特幣就會被創造出來。

  最初,這些工作很容易完成,只要用你的電腦就能很快生産出一堆比特幣。當你下載比特幣客戶端軟體並設置為“開採”模式,你就等於將自家的電腦貢獻給整個網路做計算,從中獲得的獎勵就是50個比特幣。這和同樣是P2P模式的BT下載原理很像,你的電腦既在下載資源,也是上傳資源的種子。隨著加入者越來越多,沒有強大顯示卡的電腦在幾年內不可能開採到比特幣。

  在比特幣論壇上,一位曾經售賣電腦顯示卡的銷售人員用“打了雞血”來形容2011年比特幣對他的刺激。2011年4月,他賣出了270張顯示卡,“那時候來店裏採購高端顯示卡的,一聊起來,十之八九就是用來搞比特幣的,還在我店裏現場演示挖礦,用來比較挑選顯示卡”。

  這種網上交易是否安全,是人們最關心的一點。按照密碼學設計,所有比特幣用戶通過一個分佈式網路連接,每個用戶有一對密鑰,私有密鑰是身份認證,隱藏在電腦中;公共密鑰是接受別人發送比特幣的地址。

  和真實貨幣相比,比特幣交易自由得多。據業內人士介紹,任何一台連接網際網路的電腦都可以進行點對點比特幣轉賬,資金的流動只依賴於網路,不需要通過第三方機構如銀行等,所以根本就無法被監管,銀行也就沒辦法收手續費,也不會有所謂的額度限制。

  不過,按照設計,隨著越來越多的比特幣被創造出來,你的電腦就需要做更多的工作才能創造出新的比特幣,最終大約到2040年,比特幣的總量會永遠限制在2100萬枚。

  “一個最大的特點是,比特幣是去中心化的,其發行量不依賴於任何發行者,比如銀行、政府和企業,而僅依賴於演算法本身,這就從根本上保證了任何人或機構都不可能操縱比特幣的總量。”北京郵電大學通信法研究中心主任婁耀雄告訴《法制日報》記者。

  2011年,維基解密、網際網路檔案、自由軟體基金會、電子前哨基金會等組織,宣佈接受比特幣的捐贈。一些網際網路企業隨後也表示接受比特幣的付款方式。然而,由於法律地位前景不明,其中部分組織此後又宣佈停止接收比特幣。

  2013年8月19日,德國政府成為全球第一個正式認可比特幣合法身份的國家。10月29日,加拿大溫哥華激活全球第一部比特幣自動提款機。

  要真正得以流通,一個合法的身份必不可少。但是,包括中國在內的大多數國家,均未認可比特幣的合法貨幣地位。正因為此,在比特幣價格的眾多影響因素中,“合法性”幾乎成了決定性的一個因素。

  2013年11月19日,美國參議院就比特幣引起的政策問題進行討論,這在當天刺激了比特幣價格的飆升,但是會上並沒有人提出立法的建議。這種謹慎的態度,讓比特幣的價格在當天衝高後迅速回落。

  在中國,不到一個月後,中國人民銀行官網上公佈了央行等五部門此前下發的《關於防範比特幣風險的通知》,明確比特幣只是一種特定的虛擬商品,不能且不應作為貨幣在市場上流通使用。

  “黑手段”不斷出現

  由於在很多國家沒有獲得合法性,比特幣一直陷入爭議之中,其中最突出的質疑是,比特幣非常容易成為不法分子的洗錢工具。比如,駭客將比特幣作為受攻擊者支付“贖金”的方式。

  從2014年開始,一種詭異的敲詐方式陸續在世界各地出現:用戶某天打開電腦一看,突然發現自己所有文檔文件都被加密了,螢幕上一行大標題寫著“你的文件都已被加密”(your files are encrypted);標題下面詳細介紹了支付贖金的方法——將一個比特幣發給特定的賬戶,收到錢後就會把解密的密碼發給你。

  如果你稍有遲疑,勒索的贖金價格就會翻倍;一旦超過了規定的付款時間,敲詐者就再也不會理你。電腦裏的圖片、文檔、資料等文件,此刻都已經被64位加密成為“人質”。有些蘋果用戶也遇到類似的敲詐:有人竊取Apple ID後,謊稱手機丟失而將設備鎖定,並留下一個聯繫方式勒索。

  美國一些連鎖快餐店也曾接到紙質或電子版的敲詐信,嫌疑人向店老闆勒索1個比特幣,超過規定時間則加碼到3個。嫌疑人威脅説,如果不付錢,他們就會在點評網站上給該餐廳狂打差評;冒充消費者,向消費者權益保護部門投訴該餐廳亂收費;瘋狂撥打餐廳的客服熱線騷擾;蓄意毀壞餐廳財物;冒充顧客虛假下單訂餐,搞得外賣小哥整天空跑;還會給警方和衛生管理部門匿名舉報,捏造該餐廳涉嫌提供變質食物、洗錢、逃稅等犯罪線索,反正就是怎麼噁心怎麼來。

  除了網路勒索外,洗錢、非法交易、逃避外匯管制等也利用了比特幣的匿名性特點。

  2013年10月,利用比特幣進行匿名非法買賣的電子交易平臺Silk Road被美國多個執法部門查繳,同時被查封的還有26000個比特幣,當時約值360萬美元。平臺創始人和運營者羅斯·威廉姆斯·烏布利希——一個從無前科、正在攻讀學位的29歲的年輕人以“恐怖海盜羅伯茨”的另一重身份活躍在網上,在短短兩年時間內將Silk Road變成網路世界最大的“黑市”,擁有近100萬名客戶,銷售總額高達12億美元。在這個平臺上,服務涵蓋了辦假護照、非法入侵系統和獲取資訊、買賣毒品武器、提供色情服務等,只是所有交易都通過比特幣支付完成。正是利用了比特幣的匿名性特徵,不法分子“完美”避開了監管部門通過銀行卡交易記錄追蹤每筆錢來龍去脈的可能。

  “賭博是比特幣的另一大支柱,主要是因為一個網站。這個網站利用比特幣的區塊鏈(區塊鏈是比特幣技術中的核心部分,其功能簡單而言類似于一種賬本,記錄所有的交易數據——記者注)研製了一種演算法,使得去其網站下注的人一定是無法作弊的,從演算法上保證了公正性,所以深受賭徒們的歡迎,這家網站只收取交易提成。”劉永對《法制日報》記者説,有洗錢和賭博這兩個“剛需”支撐,比特幣一時半會很難死掉,或者説在二級市場上崩潰了再拉起來。使用比特幣洗錢的人把錢兌換到比特幣“黑箱”裏,然後馬上兌換出來,整個過程不超過幾分鐘。

  除此,據業內人士介紹,比特幣還被用來進行非法資産轉移——用本國貨幣買入比特幣,在國外交易平臺賣出,再以美元取出,幾分鐘就可以完成資産轉移。

  監管會越來越嚴

  對於劉永來説,比特幣場外交易的賺錢方法其實並不神秘,就是“搬磚套利”,通過國內外交易平臺的價差,低買高賣來做套利。

  劉永説,2013年,比特幣有一波暴漲行情,國內外價差比較大,“最多的時候,一天在國外市場買了500萬美元的比特幣,然後在國內賣,當時價差達到了10%”。

  火幣網、OKCoin(幣行)、比特幣中國是目前國內三家最大的比特幣交易平臺。在很長一段時間裏,一些交易平臺數據顯示,每天的比特幣交易量甚至超過驚人的上百萬個。不過,劉永説,這些數字中的水分很大,真實的比特幣交易量遠遠沒有那麼多。

  交易量虛高的原因也不神秘,就是幾乎成為“行規”的刷量。業內人士介紹,一般來説,比特幣交易平臺刷量有三種方式:一是直接虛報交易量;二是設立賬戶,挂一個程式通過自交易的方式進行對倒,這種對倒表面上形成了交易,實質沒有發生比特幣轉移;三是設立兩個賬戶,通過程式實現兩個賬戶之間的高頻對倒。

  劉永説,刷量在技術上很容易實現,只需要寫代碼就能完成。刷量的目的在於製造虛假繁榮,從而吸引更多投資方和聚攏用戶。而要實現這一效果,與零手續費交易模式密不可分。交易平臺此前普遍對比特幣交易免費,只是在提現環節收取手續費。

  在零手續費模式下,一些程式化交易用戶利用代碼、機器人進行自動交易,由於不同平臺之間存在價差,而且交易平臺又不收手續費,因此存在一定套利空間,也是造成比特幣交易量超高的原因之一。

  這種現象已經引起監管層的注意。2017年1月6日,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和北京營業管理部先後約談了火幣網、幣行(OKCoin)、比特幣中國(BTCChina)主要負責人。5天后,中國人民銀行聯合調查組進駐三大交易平臺,就相關情況進行現場檢查。

  此後,中國人民銀行于1月11日下發通知,要求北京、上海兩地聯合當地金融局、工商局和公安局,組成執法檢查組,進駐三家平臺進行綜合執法檢查。

  受訪的業內人士幾乎達成一致觀點——“未來監管肯定會越來越嚴”。劉永認為,監管趨嚴將來自兩個方向,一是客戶身份驗證會越來越嚴;二是交易平臺的衍生業務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這方面會越來越嚴。

[責任編輯:郭曉康]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