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IMF促G20採取"強有力"行動 憂世界經濟低增長

2016年09月05日 08:53:57  來源:參考消息網
字號:    

  外媒稱,夏天剛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便向全球主要經濟體的領導人發出“歡迎回來上班”的信號。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9月1日報道,該組織警告説,世界經濟需要“強有力的行動”來擺脫低增長軌跡,這種低增長正讓人們對全球化感到擔憂。

  在9月1日發佈的一份簡報中,IMF指出了一系列問題,包括全球經濟增長和國際貿易疲軟、美國經濟弱于預期、新興經濟體增長不穩定,以及在6月脫歐公投後英國經濟正面臨急劇下滑。這份簡報是為本週末在中國召開會議的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準備的。

  這份簡報表明,在10月發佈最新預測時,IMF有可能下調當前為3.1%的全球經濟預測增速。

  它還呼籲G20成員政府採取更多措施來宣傳全球化的積極作用,並對抗貿易保護主義的高漲,貿易保護主義是導致國際貿易出現創紀錄低增長的原因之一。

  為了擺脫經濟增長低迷的局面、促進各國經濟發展,IMF一直敦促各國政策制定者更加積極地使用貨幣政策、結構性改革和財政措施這三大工具。

  本週在華盛頓發表講話時,美國財政部長雅各布·盧爭辯説,美國已贏得了政策戰,成功地説服G20成員採取更多行動來增加財政支出。

  不過IMF9月1日表示,G20領導人曾在2014年承諾到2018年讓G20國內生産總值(GDP)增速提高兩個百分點,但如果“各國,特別是發達經濟體不迅速落實所有已宣佈的措施,並進一步採取行動提高生産率”,這一目標貌似很難實現。

  發達經濟體的增長率下滑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一些眾所週知的因素,譬如人口結構發生變化和生産率下降——後者始自2008年危機前。但IMF指出,另一個因素是投資下降。IMF稱,在這種背景下,全球經濟面臨“顯著的”下行風險。

  風險之一是,受英國脫歐談判和中國向服務業驅動型經濟轉型的影響,金融市場的動蕩可能會捲土重來。

  德新社9月1日報道,IMF9月1日警告説,在全球經濟疲軟、孤立主義盛行之際,有必要大力推進經濟改革。在G20領導人準備在中國相聚之際,IMF發表了以上言論。

  IMF總裁克裏斯蒂娜·拉加德説:“此次會議召開之時恰逢全球經濟的重要時刻。政治局面對經濟開放構成了威脅,倘若沒有強有力的政策行動,世界將在很長一段時間裏受令人失望的經濟增速困擾。”

  她指出,全球經濟增長疲軟,而且經濟不平等日益擴大,“造成一種改革停頓、各國訴諸內向型政策的政治氛圍”。

  G20會議將在杭州舉行,定於9月4日開始。這是自6月英國投票脫歐以來,世界主要經濟體的領導人首次舉行會議。

  IMF提到兩年前在澳大利亞舉行的峰會上G20領導人一致同意的結構性改革方案。該方案旨在讓經濟增速在5年內提高兩個百分點。該組織認為,迄今為止,這些舉措尚未産生之前設想的經濟增速,G20國家應再次承諾進行這些改革。

  拉加德説,個別國家還應考慮另外的舉措,以推動經濟增長。

  IMF稱,從中期來看,G20成員平均經濟增速為1.5%,這似乎仍比長期平均增速低了1個百分點。

[責任編輯:李帥]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