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熱點聚焦  >   紀念西藏自治區成立50週年  >   大美新西藏  >   正文

眾志成城抗震救災:樟木大轉移

2015年08月11日 14:20: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卷簾門一拉到底,扣上一把鐵鎖,提起幾個包裹,張積利一家5口人依依不捨地離開他們的小川菜館,也離開了不知何日才能再回的樟木鎮。

  4月29日,尼泊爾8.1級強震後第4天,4250余名群眾全員撤離樟木。

  因重大自然災害威脅而撤空一座城鎮,在西藏是第一次,在世界地震史上也不多見。

  短短數小時,曾經繁華的中尼邊境小鎮樟木已成空城。

  孤島與空城,一個艱難的決定  29日中午12時許,細雨。

  

  樟木鎮抗震救災協調指揮部的簡易帳篷下,電話鈴聲響起。

  西藏聶拉木縣委書記王平拿起聽筒,聽了一句,從椅子上跳了起來,隨即對著電話重復:“是,全員馬上撤離!”

  在電話那頭下達指令的,是西藏自治區黨委書記陳全國。

  此次尼泊爾大地震,樟木是中國境內災情最重的地區之一。截至目前已有9人死亡,部分房屋倒塌,95%的房屋傾斜、開裂。在地震發生後的近80個小時內,樟木斷路、斷水、斷電、斷信號,一直處於“孤島”狀態,“糧食只能維持三天”的保守估計更是讓人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28日16時50分,通往樟木的最後一段塌方山路搶通,被困的人們終於松了一口氣。地震以來,樟木經歷了三次大余震,沒有新的人員傷亡。然而,一個超乎想像的巨大危險正懸在頭頂上。

  勘測表明,受尼泊爾強震和多次余震的強烈衝擊,樟木地質結構已發生較大變化,隨時可能發生山體滑坡、泥石流等重大次生災害。

  樟木坐落在喜馬拉雅山南麓陡峭的山腰上。一位當地幹部説,萬一半面山坡垮下來,整個鎮子連城帶人“包了餃子”也不是沒有可能。

  撤走全鎮居民不是一件小事。這個東、西、南三面與尼泊爾接壤的邊陲小鎮已有千年曆史,如今是西藏最大的邊境通商口岸,西藏自治區90%以上的邊貿和全國90%以上的對尼貿易在此進行。

  這裡是近2000名當地居民的故土,也是中尼兩國數千商賈和打工者的財産、家業所在。一旦宣佈撤離,不知有多少人的命運將從此改寫。

  更為嚴峻的是,剛剛打通的樟木通往外界唯一通道,受到塌方等威脅,至今仍險象環生。要把4000多人安全有序地轉移出去,談何容易?

  位於日喀則、拉孜等地的安置點早已做好準備,但對於西藏自治區抗震救災指揮部來説,這仍然是一個艱難的決定。

  28日中午,陳全國將這一決定電話通知聶拉木縣委副書記、山東援藏幹部李東時,還特別交待“做群眾工作時要注意方法”。放下電話,李東拿起對講機:“各安置點所有負責人注意,立即到指揮部開會!立即!”

  最初的決定並不是“全員撤離”,而是“每三到五家可以留一個人看守財産”。可是,當日下午至深夜持續六七個小時的瓢潑大雨,促使決策者們下了更大的決心。

  29日中午,樟木的每一個人都已經得知:大家都撤!馬上撤!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怡然

原稿件來源:新華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