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熱點聚焦  >   抗戰70週年  >   最新報道  >   正文

隱蔽戰線英雄先烈不容忘卻:中共情報戰為抗戰勝利作出巨大貢獻

2015年09月03日 12:21:00 來源:光明網-理論頻道 字號:       轉發 列印

  (三)在淪陷區建立隱蔽戰線,打進日偽內部,開展對日偽的情報戰

  在發動群眾的同時,中國共産黨在淪陷區建立隱蔽戰線,打進敵偽內部,開展對日偽的情報戰,先後在華北、華中、華南以及重慶等地建立了情報組織,獲取了許多重要情報。

  獲取日軍本間師團進攻臺兒莊的作戰計劃: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中共華北聯絡局在天津日軍本間師團內策反了一個翻譯。臺兒莊戰役前,這個翻譯把搞到的本間師團進攻臺兒莊的作戰計劃交給華北聯絡局,華北聯絡局負責人謝甫生立即將情報轉送李宗仁在天津的情報員。臺兒莊戰役勝利之後,李宗仁專門發電感謝這份情報,還寄發百元獎金。

  派遣共産黨員關露打入汪偽76號特工總部:在大力經營香港情報工作的同時,潘漢年利用上海錯綜複雜、敵我交錯的環境,大膽從容地與日軍、汪偽展開一系列情報戰,為抗戰的勝利屢建奇功。潘漢年由香港抵達上海後,著手建立情報工作班子,先後建立與延安、香港、重慶等地聯絡的電臺。並選派一批骨幹打入敵偽軍政警內部,形成了一支地下尖兵;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無畏精神,向汪偽頭目進行策反,獲取重要戰略情報。

  潘漢年還指示與丁玲、張愛玲並稱中國文壇三才女之一的關露打人汪偽76號特工總部。關露原名胡壽楣,畢業于南京中央大學文學系,21歲就發表了處女作。日本侵佔東北三省後,關露積極參加上海左聯的抗日活動,並於1932年加入中國共産黨,任上海婦女抗日反帝大同盟宣傳部副部長。在此期間,關露出版了詩集《太平洋上的歌聲》,併為電影《十字街頭》創作了插曲《春天裏》。潘漢年之所以選擇關露,是因為原為共産黨員的李士群被“中統”逮捕期間,關露的妹妹胡繡楓曾收留並照顧過李士群懷孕的妻子葉吉卿。李士群夫婦一直很感激胡繡楓一家。後李士群自首投靠“軍統”。上海淪陷後,李士群又投靠日本人,後成為汪偽特務機關負責人。中共中央南方局指示關露利用與李士群一家的關係,打入李士群的汪偽特務機關76號,進行蒐集情報。

  通過在上海、香港的情報網,獲取了一些重要的絕密情報:潘漢年還利用各種社會關係和特殊手段,開闢了一條從上海到淮南、蘇北解放區的秘密交通線。他勇敢機智,深入虎穴,週旋于日軍侵略者和汪精衛政權以及國民黨勢力之間,在隱蔽戰線上建立了特殊的功勳。

  潘漢年通過在上海、香港建立的各種情報網,先後獲得了許多重要的絕密情報。尤其是1939年英法企圖犧牲中國對日妥協的遠東慕尼黑活動的情報。根據這些情報,毛澤東寫下了《揭破遠東慕尼黑的陰謀》的黨內指示,揭露蔣介石對日妥協投降的企圖,維護了抗日統一戰線;1941年6月13日獲得的德蘇戰爭一觸即發的戰略情報,使蘇聯早日進入戰備狀態;德蘇戰爭爆發後,日本動向是南進而非北進,以及日美談判的情報,蘇聯在獲知情報後,立即將東線防禦日本進攻的兵力調往西線,防禦德軍進攻。

  派遣被稱為“五重間諜”的袁殊成功打入日偽內部:潘漢年還和日偽方面建立重要戰略聯繫,通過中共情報史上的“五重間諜”袁殊成功打入日偽內部。袁殊,1911年出生於湖北蘄春,1929年到日本留學,回國後擔任中國左翼文化總同盟常委,創辦《文藝新聞》。他有多重身份──軍統、中統、青洪幫、日偽,然而他的秘密身份卻是貨真價實的中共特科。這在中國情報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最多面的間諜。全國抗日戰爭爆發後,戴笠一時找不到熟悉日本問題、又有相當的日本關係的人,杜月笙提醒他,有一個叫袁殊的日本留學生與日本領事館副領事岩井英一關係不錯,戴笠於是親自登門拜訪。袁殊感到事關重大,立即去請示潘漢年。潘漢年説:“這是件好事,機會難得,你千萬不可錯失良機,答應戴笠的一切要求。”戴笠給袁殊安排了兩項任務:一是收集日本方面的情報,二是堅持留在上海,不管時局有怎樣的變化。從此,袁殊通過各種關係,大量獲取日本情報。1937年“八一三”淞滬抗戰期間,袁殊化裝成日本學生,越過戰線,深入到了日軍陣地偵察,提供了至關重要的軍事情報,使中國軍隊方避免了更大的損失。上海淪為“孤島”後,袁殊留了下來。他以軍統少將的名義,成立了秘密行動小組,專門懲辦侵略者和漢奸,並得到了軍統局的獎勵。其中最為成功的是炸毀日本在虹口的海軍軍火倉庫。為此,軍統給袁殊記了大功。

  上海淪陷後,岩井英一又回到了上海,並成立了一個日本特務機關“特別調查組”,袁殊自然也成為其中一員。後來在潘漢年的指示下,袁殊成立了“興亞建國委員會”,擔任主任幹事,並擔任“興建”會機關報《新中國報》、雜誌《興建》社長。潘漢年又動員進步人士去報社和雜誌社擔任要職,安排情報人員到岩井公館當秘書,在公館內設立了秘密電臺。日本的情報機關就此變成中共可靠的情報來源。“興亞建國運動”本部于1939年11月在岩井公館成立。總部裏的工作人員,大部分是中共地下黨員。袁殊以興建總部負責人的身份,打入汪偽政權,任汪偽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宣傳部副部長,取得了列席汪偽“中央政治委員會”的資格。自然,這個會議的情報,很快就送到了潘漢年手中。當時在日偽與頑固派的夾攻下,隱蔽戰線工作的任務更為艱巨,必須以更靈活的方式深入敵人內部。有袁殊進入日本人活動的圈子中,對獲取情報也就更加有利。而且延安由於遠離情報中心上海,正急待掌握日本大本營動向及日、汪、蔣3方相互勾結又相互矛盾的微妙關係與變化。於是袁殊利用這個機構將大量情報發往延安。

  派遣中共情報人員張子羽打入大漢奸周佛海的“周公館”。1942年底,潘漢年指示中共情報人員張子羽從國民黨第3戰區司令部潛赴上海,利用早年與周佛海的關係,與周聯絡,並獲得了不少關於日偽方面的有用情報。同時,潘漢年還通過華克之同他的“知交”任庵的關係,打入周佛海的“周公館”,獲取了有關周佛海的重要活動情報。1945年春,任庵得到蔣介石的絕密指示:“特任周佛海為京滬保安副總司令。”命令周收編、整編滬各地偽軍,以備後用。電報內容通過潘漢年轉交延安。延安得到這個電報內容後,中共中央即在報上公開揭露蔣、日、汪的勾結陰謀。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尹賽楠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尹賽楠

原稿件來源:光明網-理論頻道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