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熱點聚焦  >   抗戰70週年  >   抗戰老照片  >   正文

全民族抗戰 雲南檔案記憶(二):滇緬公路 抗戰“血線”

2015年08月12日 16:52:00 來源:雲南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全民族抗戰 雲南檔案記憶(二):滇緬公路 抗戰“血線”

  圖為修築滇緬公路的雲南民眾。

  1938年1月,來自17個縣和設治局的漢、白、彝、傣、回、景頗、阿昌、德昂、苗、傈僳、布朗等各縣民工陸續到達規定工地,滇緬公路全線同時開工修建。

  1938年8月31日,經過九個月的艱苦奮鬥,滇緬公路終於提前竣工通車。與此同時,緬甸境內的路段也在預期內完成,使得滇緬公路與臘仰鐵路相連。滇緬公路的建成可擺脫日軍對我國的封鎖,外通緬甸的臘戍、曼德勒(瓦城)、仰光,內聯川、康、黔、桂四省,成為我國大西南的重要國際交通命脈。

  1938年底,首批軍需物資經滇緬路運入昆明。在滇越鐵路中斷後,滇緬公路一度成為我國唯一的一條出海的國際通道,蘇、美、英等盟國援華的軍用物資和民用物資,國內出口的外貿物資,都需經此路運輸。據記載,滇緬公路剛通車時每月的貨運量就達1000噸。從1938年開通至1945年抗戰結束,從滇緬公路運入中國的戰略物資共約49萬噸,是名副其實的抗戰“輸血線”和“生命線”。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李學磊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李學磊

原稿件來源:雲南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