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熱點聚焦  >   抗戰70週年  >   抗戰老照片  >   正文

全民族抗戰 雲南檔案記憶(二):滇緬公路 抗戰“血線”

2015年08月12日 16:52:00 來源:雲南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編者按

  雲南省地處祖國西南邊陲,位於東亞大陸與中國半島和南亞次大陸結合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隨著國內國際戰局的變化,被推到“以一隅而荷全國之重任”的重要位置,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東方戰線(亞洲太平洋戰線)上,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既是堅固大後方又是抗戰最前線,即是世界反法西斯東方戰場的戰略結合部,又是戰時中國的聯外大通道。

  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之際,雲南省檔案局授權雲南日報報業集團發佈關於雲南省參與抗戰的歷史檔案資料。此次發佈的檔案資料共分5組:“滇軍出省 抗敵疆場”、“滇緬公路搶修”、“飛虎駝峰”、“西南聯大”、“滇西抗戰”。每組歷史圖片及歷史原件圖片都在5件以上,大多原始檔案資料為第一次發佈,彌足珍貴。全面展示了雲南參與抗日戰爭的歷史,真實記錄了雲南各族人民群眾在抗日戰爭中作出的重大犧牲與重大貢獻。

  全民族抗戰 雲南檔案記憶(二):滇緬公路 抗戰“血線”

  滇緬公路路線圖(1938年7月)

  抗戰全面爆發後,隨著沿海相繼淪陷,日本軍隊切斷了中國大陸同國際社會的傳統交通線,妄圖把中國變成一座孤島。

  1937年8月,蔣介石在南京召開國防會議,研究佈置對日作戰問題。會議期間,雲南省主席龍雲向蔣介石提出,各修築一條從昆明出發,經雲南西部到緬甸北部,最後直通印度洋的鐵路和公路,使來自海外的物資能在緬甸港口仰光上岸,然後通過公路和鐵路運到中國大西南後方基地。龍雲表示:“公路由地方負責,中央補助;鐵路由中央負責,雲南協助”。龍雲的建議非常符合蔣介石把川滇黔三省作為抗戰後方根據地的構想。但考慮到修築鐵路在經費和器材上的實際困難,滇緬公路的修築放在了更為優先的地位。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李學磊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李學磊

原稿件來源:雲南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