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熱點聚焦  >   誠信  >   信用知識  >   正文

企業信用管理

2014年12月18日 13:49:00 來源:中國商務信用平臺 字號:       轉發 列印

  信用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産物,是市場競爭中最寶貴的無形資産。因此,以資信、産品品質、服務為主體的企業信用體系,越來越成為現代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條件。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在《給一個年輕商人的忠告》中有一句話:“切記,信用就是金錢”。前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斯蒂格裏茨認為,在市場經濟運作中,資源配置並非完全取決於價格因素,有時更多的取決於企業信譽。

  一、企業的信用管理是一種藝術

  信用(Credit)是一種建立在信任基礎上的能力,不用立即付款就可獲取資金、物資、服務等的能力。這種能力受到一個條件的約束,即受益方在其應允的時間期限內為所獲得的資金、物資、服務而付款或還款,上述時間期限必須得到提供資金、物資、服務的一方的認可。在這種交易過程中永遠存在著一定程度的風險。《中國大百科全書》將信用解釋為:借貸活動,以償還為條件的價值運動的特殊形式。在商品交換和貨幣流通存在的條件下,債權人以有條件讓渡形式貸出貨幣或賒銷商品,債務人則按約定的日期償還借貸或償還貸款,並支付利息。

  從它的産生來看,信用的産生是市場競爭的結果。它是從屬於商品和貨幣關係的一個經濟範疇,不是任何特定社會形態的專利。早在我國封建社會發展的初期,就已經存在一定意義上的信用銷售(Credit transactions),例如孔子的弟子就曾以挂賬形式取得生活用品。但是,它同我們所研究的現代市場環境下的信用和信用銷售概念不能相提並論。我們所研究的信用概念屬於市場經濟範疇,它建築在比較成熟的買方市場經濟基礎之上。近代的信用銷售源於英國早期資本主義工業的發展和北美大陸的開發,北美經濟學家説過如果沒有信用銷售在當地的蓬勃發展,橫貫加拿大的太平洋鐵路就不會建成。但是,真正的現代産品、商品信用銷售和信用管理(Credit Management)發源於1830的英國和1937年的美國,其標誌是徵信(Credit Consulting)公司的出現。

  信用管理屬於風險管理的範疇,成功的信用管理必鬚根據堅實的信用政策。在信用決策與管理應收賬款的組合中,許多不同的營業因素需經仔細考慮,信用決策必須依據客觀的及無形的客戶的信用及財務狀況,也應考察受信者的市場地位及銷售量,産量是否全部開動及現金餘額水準也是信用管理必須注意的因素,産品的性質也有關係。一個公司的財務有賴良好而有效的信用管理。放任而沒有限制的信用政策也許可以促進銷售額及提供有力的行銷工具,但卻可能造成拖延應收賬款,造成極高的壞賬損失率。採用嚴格限制的信用政策的公司卻可能讓競爭對手增加他們的市場佔有率。

  信用經理人最大的挑戰即在於衡量所有這些互相衝突的、而且經常又是互相混淆的因素,必鬚髮展敏銳的判斷能力以擴張客戶的信用而又不會增加超額的風險。信用經理人也必須為公司擔負銷售、現金流量、獲利及財務狀況等多方面的責任。

  理想上,信用經理會科學地衡量每一個信用狀況,對於每一個受信客戶的每一個可能的情節若能訂出電腦程式,將信用及財務狀況輸入此程式,信用決策自動被決定,就可消除所有根據個人判斷??化並設計成程式,以便預測應收賬款回收的現金流量。

  某些信用管理的活動可以而且也應該用較為正確的方式衡量及程式化。唯有這樣做,信用經理人才能得到有價值的自動的工作來改進信用管理的實務作法。但是好的信用決策,卻無法訂出電腦程式,反而它依賴實務經驗來增加其決策的有效性。

  有效的信用決策是由實務經驗得來的,例如根據處理一些個別不同的受信客戶的信用及營業狀況,由這些經驗,信用經理髮展出一個信用知識的倉庫,且可隨時在作信用管理時取出來應用。

  經驗及實務上的應用是信用經理在信用管理上的第一個工具。堅實的信用及財務分析所強化的信用決策提供給信用管理第二個工具。而諸如信用評分、比率及現金流量分析以及其他技術等科學的方法則提供了信用決策的第三個工具。

  但是,在財務分析方面,信用經理必須判斷客觀的資料以及無形的信用資訊,包括客戶主要經營者的背景資料、經驗及信用傾向等等因素以便作出客戶是否有足夠的能力付款並且有意願付款的評估決策。

  信用決策必須衡量在應收賬款組合中增加一個賒銷客戶是否符合公司的最佳利益。利潤及現金流量所造成的報酬,是否足夠來抵銷預期的信用風險及損失。達到適當的銷售金額,足夠的現金流量,足夠的邊際利潤,開動率以及可接受的壞賬損失之間的平衡是成功的信用管理的心臟。從這個角度來講,信用管理是一種藝術。

  二、信用管理的科學??成本,收益與風險

  任何價值創造的過程都要佔用和消耗資源,這種對資源的消耗表現在財務報表上就形成成本或費用。只要所能創造的價值能補償成本或費用,這種增值活動就是必要的。企業在利用信用擴大銷售的同時,也在佔用消耗資源。

  一般來説應收賬款的管理成本是相對固定的,但是當一定時期企業的應收賬款有很大的變化的時候,管理成本也會發生很大的變化,例如收賬成本的提高。

  機會成本也是一項不可不考慮的因素。企業為了促銷而採取信用政策,便意味著不能及時收回貸款,而相應的要為企業墊付一筆相當數量的資金,因此企業喪失了利用這筆資金獲利的機會,從而産生了應收賬款的機會成本。信用管理中,企業最懼怕也是最可能發??賬款來擴大銷售越可能産生壞賬損失成本。

  就對資源的佔用而言,應收賬款的發生會影響企業現金流動的速度。資金流滲透于企業的每個運營過程,利用現金購買存貨,銷售存貨産生應收賬款,收回應收賬款獲得增值的現金,這個原理無論在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還是在西方經濟學中都是一條基本的原理。在買賣的過程中,現金在存貨、應付賬款、應收賬款中滯留。這種滯留之所以是必要的是市場競爭的結果。但這種必要確是“必要之惡”,短暫的滯留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在於獲得增值的現金,如果不能完成這種轉換,企業的整個營運過程就是無效的。這個轉換必須是持續的,在任何一個環節脫節,都意味著不能實現價值增值。企業可以通過擴大應收賬款來刺激銷售,從而減少存貨。但是如果應收賬款不能收回,價值增值仍然沒有實現。這個轉換機制還必須是迅速的,只有迅速地轉換,企業才能獲得更多的利潤,提升競爭地位。衡量這個運轉速度的一個有效的指標是資金積壓期間。

  資金積壓期間=存貨週轉期+應收賬款週轉期-應付賬款付款期

  這個公式錶明,要加快資金週轉速度,有效的途徑在於減少存貨、減少應收賬款,增加應付賬款。戴爾電腦和康柏電腦相比,他們的存貨週轉期和應付賬款週轉期相差無異,但是由於戴爾電腦採取了直銷的方式,應收賬款週轉期甚至為負,這就導致了戴爾電腦的資金積壓期間大大小于康柏電腦,約為康柏電腦的二分之一,表現在市場上,戴爾電腦的股價是康柏的兩倍。

  信用是有風險的。收益和風險對等,收益越高,風險越大。企業利用信用來擴大銷售,增加收益的同時也增加了風險。企業之間,尤其是國有企業之間的相互拖欠貨款,逾期應收賬款居高不下,已成為經濟運作中的一大頑癥。據專業機構統計分析,在發達市場經濟中,企業間的逾期應收賬款發生額約佔貿易總額的0.25%~0.5%,而在我國,這一比率高達5%以上。我國進出口企業近幾年在海外無法正常追回的逾期賬款至少在100億美元以上,而且拖欠賬款數額有逐年上升的趨勢。

  信用風險和賬款拖欠,也使許多中小企業的經濟效益被嚴重侵蝕,甚至使企業連簡單的生産活動都難以為繼。更為嚴重的是,許多企業早已成為驚弓之鳥,採取非現金交易而不為的做法。在最近召開的幾次全國性商品交易會上,很多企業寧願放棄大量訂單和客戶,也不肯採取客戶提出的任何信用結算方式。

  這一方面反映了我國企業間信用關係的惡化,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企業自身風險控制能力的不足和信用管理水準的低下。即使面對信譽可靠的客戶,也無從判斷,將大量的市場機會拒之門外。顯然,中國企業這種傳統落後的結算方式和信用管理水準,已遠遠不能適應國內外市場競爭的需要。

  企業信用管理的實質是在收益與風險之間尋求平衡。企業採取信用的模式還是採用收現的模式進行銷售並沒有固定的模式可以遵循。也不是説在信用社會,信用模式就一定優於收現的模式。這完全取決於企業對風險的偏好,在市場中的地位和市場競爭環境。信用管理只是手段不是目的,通過有效的信用管理可以獲得價值增值。從成本、收益與風險的角度來看,企業信用管理是一種科學。

  三、我國企業信用管理的現狀與對策

  1.信用管理在當前成為一個熱點問題,缺乏對信用的有效管理帶來的肯定是競爭地位的喪失,在加入WTO以後,這個問題顯得更為嚴峻。目前我國企業在信用管理方面仍然存在著很多問題,這主要表現為:

  (1)在“信任危機”和“賴賬經濟”的不良市場環境下,許多企業陷入銷售與回款兩難的境地;

  (2)由於缺少基本的客戶管理系統,企業在生産、行銷上的盲目性日益明顯,市場風險巨大;

  (3)由於對客戶缺少嚴格的資信管理,造成銷售管理失控,應收賬款居高不下,企業流動資金緊張;

  (4)賬款回收職責不清,相互推諉,造成前清後欠的惡性迴圈;

  (5)由於監控不力,業務人員自作主張,也使企業存在人為損失,輕者造成客戶資源流失,重者企業資産流失。

  2.企業的信用管理是一項複雜的活動,在這個過程中要做到藝術性和科學性的兼顧,筆者認為應注意以下兩個方面:

  (1)信用管理應該是全過程管理,但要特別注意事前管理。對於企業而言,信用管理一般來説包括三個階段,即資信調查階段、營業決策階段、跟催階段。資信的調查就是通過調查授信對象的能力和意願,和合適對象簽訂和約,最後採取種種催收技巧收回賬款。據統計:實施事前控制(交貨前)可以防止70%拖欠風險,實施事中控制(交貨後到合同貨款到期前)可以避免35%的拖欠;實施事後控制(拖欠發生後)可以挽回41%的拖欠損失;實施全面控制可以減少80%的呆、壞賬(以上數據由東方保理中心提供)。從統計資料可以看出,大部分風險是在交貨前控制不當造成的。這個階段的風險控制管理工作,應該説相對簡單很多,成本低得多。而形成拖欠以後的追討工作,則要複雜很多,成本會高得驚人。所以我們應該把控制賒銷拖欠風險的工作重點,放在事前控制上。前期的資信調查最為重要,不經過資信調查的而授予信用,發生壞賬的風險是非常大的。進行信用調查就是要調查對方的能力和意願。對意願的調查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環。有著??的幫助提升能力。而好的意願的獲得並不是一朝 inter-ideograph; MARGIN-BOTTOM: 0px; TEXT-ALIGN: justify">(2)企業信用管理能力的提升離不開全社會信用文化的復蘇。中國文化中並不缺乏誠信傳統,孔子曾説“民無信不立”,曾子在三省吾身之時就反思“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可見“信”是中國人公認的美德之一。失信在於目前的社會規範不成熟,制度安排不合理,具體表現為一方面是對失信行為懲罰不嚴肅;另一方面,守信的收益不明顯。比如有的國有企業欠貸款不還,銀行沒有辦法處罰,最後劃為呆賬、壞賬一筆登出,這種企業從中獲利,別的企業就會上行下效。因為企業或個人都是“經濟人”,在做出某種行為時,進行成本和收益的比較,對失信者不重罰,使失信者付出的成本小于失信的收益,即失信有利可圖,企業或者個人當然會有一種失信傾向,這是制度對人們行為有不良誘導作用。因此首先應建立一個富有效率的社會信用體系,主要包括內容:信用數據的開放和信用管理行業的發展:信用管理系列的立法和執法,即使用信用的規範和失信懲罰機制的建立和完善;政府對信用交易和信用管理行業的監督和管理,以及信用管理民間機構的建立;信用管理教育和研究的發展等。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俊偉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俊偉

原稿件來源:中國商務信用平臺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