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熱點聚焦  >   誠信  >   信用知識  >   正文

世界各國信用制度建設面面觀

2014年12月18日 14:11:00 來源:www.cecrec.com 字號:       轉發 列印

  在一個國家現代經濟生活中,信用制度是必不可少的。它是整個市場經濟運作的基礎。在國外,社會信用制度建設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徵信數據及評估,法律和法規的確立和健全,政府和專業協會的監督和管理。

  美國:系統化規模化推進

  信用之所以在美國社會中得到普遍使用,被美國百姓和企業所重視,並極大推動美國經濟的增長,其根本原因就在於美國有一個發達完善的信用制度體系。美國為建設該體系大約花了100年時間,正是這一體系為美國個人信貸和商業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美國信用制度建設大致可概括為三個方面:立法,信用服務企業的市場化運營,國家對信用工作的宏觀管理。

  ──立法。美國有比較完備的涉及信用管理各方面的法律體系,將信用産品加工、生産、銷售、使用的全過程均納入法律範疇。目前,美國正在實施的與信用相關的立法多達數十項。這些法案的管理目標與內容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通過立法保證資訊公開。信用服務企業在法律規定的框架下,可以合法地獲得大量信用資訊,並把它製作成信用産品。其次,規定了消費者個人對資信報告的權利並規範了資信調查機構對信用報告的傳播。如《公平信用報告法》等。第三,規範了商業銀行和信用卡公司的授信行為,包括不得對消費者作出歧視性授信決定,消費者對一切信用條款都享有知情權等內容。第四,對當事人失信及違反信用管理有關法規的情況設定懲罰措施。

  ──信用服務企業的市場化運營。美國信用服務行業經過100多年的市場競爭,現已形成了少數幾個市場化運作主體。目前從事信用服務的企業主要有兩大類:

  一類為專門對消費者個人信用進行評估的機構,在美國叫信用局,或叫消費信用報告機構,都為專業化的公司。信用局是向需求者提供消費者個人信用調查報告的供應商。信用局的基本工作是收集消費者個人的信用記錄,合法地製作消費者個人信用調查報告,並向法律規定的合格使用者有償傳播信用報告。全國性信用局主要包括三個機構,即Experian、Trans Union和Equifax。這三家公司對全美成千上萬消費者的信用狀況進行調查記錄,然後傳遞給全美各地的客戶。

  另一類為對國家、企業、機構等進行信用評估的機構。這類信用評估機構又可分為兩類:一類為資本市場上的信用評估機構,即對國家、銀行、證券公司、基金、債券及上市大企業的信用進行評級的公司;另一類為對中小企業資信進行評級的機構。目前美國從事資本市場信用評級的公司主要有三家,即穆迪、標準普爾和惠譽公司。這三個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信用評級公司,據國際清算銀行(BIS)的報告,在世界上所有參加信用評級的銀行和公司中,穆迪涵蓋了80%的銀行和78%的公司,標準普爾涵蓋了37%的銀行和66%的公司,惠譽公司則涵蓋了27%的銀行和8%的公司。

  對中小企業進行評級的機構主要是鄧白氏集團。經過100多年市場競爭,鄧白氏集團公司最終獨佔鰲頭,成了美國乃至世界上最大的全球性徵信機構,也是目前美國唯一的這類評級公司。

  ──國家對信用工作的宏觀管理。國家信用管理主要是對信用進行宏觀管理,建立懲戒機制,為市場創造一個健康的社會信用環境,促進信用交易的發展,推動國民經濟增長。管理主要內容表現在立法與執法兩個方面。發揮這些功能的政府部門和司法機構被稱為信用監督或執法機構。其分工大體如下:財政部貨幣監理署(OCC)、聯邦儲備體系(FED)和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是規範和管理銀行信用的執法和監督機構;司法部聯邦貿易委員會、國家信用聯盟辦公室、儲蓄監督局是規範和管理非銀行信用的執法和監督機構,其管轄的範圍主要包括全國的零售企業、提供消費信貸的金融機構、不動産經紀商、汽車經銷商、信用卡發行公司等。

  法國和義大利:構建公共信用登記系統

  公共信用登記系統是指為向商業銀行、中央銀行和其他金融監管部門提供關於公司、個人乃至整個金融系統的負債情況而設計的一套資訊系統。為了保護抵押貸款人的利益,法國和義大利都具有不動産抵押品資訊的公共登記系統,並且公佈破産資訊以提醒當前貸款人以及潛在的新的貸款人。

  法國的公共信用資訊登記系統有對企業(包括正面資訊和負面資訊)和對個人(指有負面的資訊)兩個不同的公共信用登記系統。其企業的公共信用登記系統于1984年開始運作,它面向包括租賃公司、融資代理公司在內的法國的全部金融機構,但不報告關於公司集團的數據。不同的是,法國企業公共信用登記系統要把從信用機構收到的資訊與從合法的佈告欄、法院、新聞界獲得的關於企業及其管理者的信用進行匯總。在1990年,該公司信用登記系統在案的企業1300萬家,管理人員70萬人。法蘭西銀行還擁有個人公共信用登記系統,它是一個全國性的個人貸款不良行為檔案。所有的金融機構都必須每月報告分期購買貸款、租賃、私人貸款、貸款額度和透支方面的不良記錄。

  義大利的公共信用登記系統建立於1962年。從一定程度上講,義大利公共信用登記系統是歐洲該類服務系統中最完善和最精確的。目前這個公共信用登記系統擁有近700萬條記錄,每年發佈1200萬份報告。該國公共信用登記系統提供以下兩種類型的反饋資訊:第一類,每月向各家的信用機構提供每個被報告客戶在整個金融系統的總頭寸資訊,劃分成正常貸款和不良借款,不管貸款在何時提供,所有尚未償還貸款都包括在報告內。通常,這種資訊是比較完整的。第二類,將潛在借款人數據包括在內。交費後,每家銀行都可以獲得它過去從未提供過貸款的貸款申請人資訊。考慮到數據庫的保密性,銀行索要資訊只能出於許可之目的,即提供貸款和信用風險評估。在此情況下,報告的也僅為此前12個月的貸款提供情況。故此,銀行可以獲得的關於新借款人的資訊要不完整得多。各家銀行的每項查詢都被記錄在公共信用登記系統的檔案裏。

  公共信用登記系統還在金融業務監管、貨幣政策實施和信用投向監測方面發揮重要的諮詢作用。

  德國:信用管理法律體系完善社會信用體系

  德國是信用經濟高度發達的國家。商業信貸、貸款買房購車、郵購商品、分期付款和信用卡支付等信用消費在社會經營活動和日常生活中十分普遍。這主要得益於德國建立了一套相對完善的社會信用制度和管理體系。該體系將各種與信用相關的社會力量結合起來,共同促進社會信用的完善與發展,制約和懲罰失信行為,從而保障社會秩序和市場經濟的正常運作和發展。

  德國有關信用管理的法規散見於商法、民法、信貸法和數據保護法等法律法規中。主要規定包括以下方面:

  ──規範信用資訊公開的法律。德國《商法典》規定,成立公司必須在地方法院以公開可信的形式,即通過公證進行商業登記註冊,以載入商業登記簿。商業登記包括公司法律形式、工商註冊號、公司地址、註冊資本、法人代表、主要股東、營業範圍等內容。商業登記簿可公開查閱。此外,德國還有《特定企業與企業集團賬目公佈法》和《破産條例》等

  ──保護個人隱私的法律。德國保護個人隱私的法律主要有《聯邦數據保護法》、《資訊和電信服務法》及1998年10月生效的《歐盟數據保護指南》。上述法律對個人數據的獲取、儲存、使用、傳播等方面都有嚴格的規定。

  ──規範催賬程式的法律。2000年5月1日生效的德國《反不道德支付法》規定,客戶在收到帳單30天后或在帳單規定的付款截止日後30天仍未付款,債權人可加收超過銀行貸款利率5%的滯納金。如客戶在收到連續3次催賬警告後仍置之不理,債權人可向地方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關於信用監督的法律規定。德國《信貸法》規定,德聯邦銀行和聯邦金融服務監管局負責對銀行與金融機構的監督與管理。德國《聯邦數據保護法》規定,德聯邦內政部負責國家秘密保護工作的指導、監督和管理。聯邦政府及各州政府均須設立個人數據保護監管局,負責對掌握個人數據的政府機構和信用服務機構進行監督和指導等等。

  在西方發達國家,通過社會信用制度的確立,形成了全社會性的信用文化,以及大眾誠實守信的道德規範,健全市場運作的規範和秩序,使信用成為整個市場經濟運作中的通行證。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俊偉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俊偉

原稿件來源:www.cecrec.com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