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大陸和臺灣:不可分割的命運共同體

2015年10月25日 14:33:00 來源:解放軍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情係海峽 心向臺胞

  ——中國共産黨與臺灣光復

  ■褚靜濤

  對於被日本侵佔的臺灣,中國共産黨一直予以密切關注,根據形勢的發展,提出對臺方針,為臺灣同胞抗戰和臺灣的光復做了大量工作。

  1928年4月,在共産國際和中國共産黨的組織領導下,臺灣共産黨在上海成立。不久,臺共在臺灣建立了黨組織,領導開展臺灣的農工運動。

  1937年5月,毛澤東在《抗日民主與北方青年》中明確提出:“中國的抗戰是要求得最後的勝利,這個勝利的範圍,不限于山海關,不限于東北,還要包括臺灣的解放。這是我們對準備抗戰的意見。”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是奪取抗戰勝利的法寶,也是光復臺灣的有力武器。1938年春,臺灣抗日先驅丘逢甲之子丘念臺,經梅縣同鄉葉劍英介紹,以中山大學教授的身份來到延安,居住3個月,學習遊擊戰、組織訓練青年的經驗。毛澤東與丘念臺長談,關心臺灣同胞的命運,指出抗日戰爭是持久戰,不會速勝,也不會速敗,中國人民最終一定會取得抗戰的勝利。

  1940年4月,中共代表董必武代表中國共産黨向國民政府提出:“我與敵(日本)為交戰國,應即宣佈《馬關條約》無效,認為臺灣亦在應收復之失地範圍”。之後,董必武、張瀾等人在國民參議會上聯合提出收復臺灣的提案。

  臺籍志士謝南光、宋斐如、李友邦、李純青等人,或秘密參加中國共産黨,在周恩來等人的領導下,從事抗日鬥爭,或與中國共産黨人保持聯繫。臺灣革命同盟會、臺灣義勇隊等抗日力量得到了中國共産黨人的支援與幫助。

  中國共産黨在輿論上積極聲援臺灣人民的抗日鬥爭。《新華日報》等報紙刊發了多篇文章,論證臺灣是祖國的一部分,中國應該收復臺灣。1943年6月17日,《新華日報》發表社論《臺灣,回到祖國來》,呼籲“別離了祖國將近50年的臺灣,快踏著艱苦鬥爭的血路回來。”《新華日報》專門開闢專刊,號召“全體同胞,出錢出力,援助臺灣的抗日”。

  中國共産黨為堅持抗戰、光復臺灣,還根據不同地區的實際,提出了相應對策。在臺灣,加強抗日力量的領導,秘密發展黨的地下組織和黨員;在大陸,支援臺胞的復土復省運動;對國民政府在抗戰後期為光復臺灣所進行的國際活動,予以支援。

  1945年10月25日,臺灣回到祖國的懷抱,這是全體中華兒女共同奮鬥的結果。沒有民族的團結,沒有國共二度合作,沒有持久的抗戰,就不會有抗戰的勝利,就不會有臺灣的光復。

  (作者係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史研究中心教授)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黃露佳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黃露佳

原稿件來源:解放軍報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