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海交會”引航“海絲”之旅

2014年05月27日 10:06:00 來源:今日中國 字號:       轉發 列印

  “海絲”沿線國家合作共贏

  剛剛結束自己的演講,伊朗拉什特市市長莫哈邁德哈利利便被記者圍了起來,談及“海絲”的重要性,他説,海上絲綢之路給沿線國家帶來商機。中國商人來到遙遠的海灣國家,尤其是伊朗,帶來了很多産品。

  他表示,自己所在的拉什特市正好是東方國家進入歐洲的一個窗口,中國商人和伊朗商人聯手將中國和其他東方國家的産品通過這個途徑運往歐洲。伊朗作為絲綢之路的沿線國家,盛産絲綢、大米和茶葉,將進一步推動兩國在經貿領域合作。

  本屆海交會上,伊朗、泰國、印尼、越南、日本、韓國等“海絲”沿線十國首次展示了最具特色的文化、建築、物産。

  “中國的市場非常大,今後會把越來越多的伊朗商品運到中國來銷售。”在中國做了7年生意的伊朗商人穆森會講一口流利的漢語,這是他第一次來福州參加海峽兩岸經貿交易會,來自伊朗的地毯、挂毯、錫器等具有濃郁中東風情的商品,雖然價格不菲,但仍吸引了許多觀眾競相購買。

  “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絕對不是一條線,而是一個圈。”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魏建國説。

  “這個線從中國的福州起航,通過這個線,首先把東盟納入,第二把歐盟納入,第三把阿富汗聯盟納入,最後走向非盟,它可以從這出發,但是可以繞在所有的場合,然後再回來,形成一條線,把沿海97個城市和港口,猶如珍珠一樣串起來,是一個項鍊。”魏建國説,這個“項鍊”包括了全球經濟總量的92.5%,人口的87.3%,18萬億貿易量的97%。

  馬來西亞詩巫市市長張泰卿告訴記者,福州距離馬來西亞最近,他特別關注福建的造船業。“如果政府之間能夠出臺稅收優惠優勢,吸引雙方企業家互相投資,更能夠加強兩國之間緊密的經貿關係。”他表示,“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地區要加強互相投資,建立更加緊密的經貿的關係。”同時,在文化、政治、社會等方面,沿線各國也要加強接觸,密切來往。

  在美國塔科馬市市長瑪麗蓮 斯特裏克蘭看來,過去海洋開發的歷史,主要是航運、漁業以及船泊製造業方面,今天的海上絲綢之路將更加注重運用新興科技,更加注重環境發展的可持續性等。她斷言,“下一個波音、下一個微軟、下一個亞馬遜、下一個星巴克都有可能在海上絲綢之路誕生。”

  “我們是造船出海,而不是借船出海。”三盛地産集團總裁林榮新表示,“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可以打造很多共用資源,這對中國企業來講,有很多機會,特別是基礎設施建設。”

  林榮新説,現在到國外去,應該是讓整個行業,而不僅是一個企業走出去,因為中國企業現在有這個實力。未來中國企業也面臨著大發展,他預測,中國應該在十年間會很快地出現很多跨國的重量級企業。

  東盟海産品交易像網購一樣方便

  在加強與東盟國家(即“東南亞國家聯盟”)經濟合作方面,福州市市長楊益民表示,特別是要以海洋經濟為突破口來加強合作。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重點是與東盟國家的互聯開放,“海交會”期間,中國—東盟海産品交易平臺在福州馬尾揭牌,這是中國首個面向境外開展業務的海産品交易所,今後,福州市民在家門口就可以買到東南亞國家的東星斑、石斑魚、龍蝦、秋刀魚、螃蟹等名優海鮮。

  據統計,東盟地區約60%的遠洋漁獲都通過海峽水産品交易市場向中國流通。目前,海峽水産品交易市場交易的水産品種達300余種,交易量及交易額已分別超200萬噸、300億元,約佔中國海洋漁業生産總值的9%,規模位居中國第一。

  福州是中國重要的遠洋漁業城市之一。2013年,福州市遠洋漁業産量達22.79萬噸,居中國第一。自2002年中國—東盟自貿區框架協議簽訂以來,雙邊經貿關係快速發展,2013年中國與東盟的貿易額達到4436億美元,中國已經成為東盟最大的貿易夥伴,而東盟是中國的第三大貿易夥伴。

  據介紹,東盟海産品交易所總投資5億元人民幣,首期註冊資本1億元人民幣。

  “我們打造的電子交易平臺將把大宗海産品交易變得和網購一樣簡單。”東盟海産品交易所籌備組負責人周建表示。

  會員制形式,線上交易,線下交收,人民幣結算,這些都為福州打造亞太區域最具規模海産品統一市場提供了基礎。

  今後,該交易所還將在東盟十國各設立分中心,同時在國內外建設養殖、捕撈基地和現代化冷鏈物流園區,建立起覆蓋中國及東盟的現代冷鏈物流體系,以實現異地交收,並完善交易監管及海産品安全可追溯制度。中國—東盟海産品交易平臺的另一個項目——東盟漁業産業園目前也已通過審批,將打造東盟漁業的首個示範基地。

  目前泰國、越南、印尼三國分中心已著手籌建。東盟海産品交易所與金融機構的合作目前也已提上日程,雙方將通過簽訂授信協議,建設新型的海産品供應鏈融資體系。

  自臺灣與東盟、中東等簽訂自貿協定以來,福州作為臺灣與“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經貿跳板發揮了積極作用。同時,東盟、中東與福州的許多進出口貿易也通過臺灣轉口,更加密切了榕臺經貿關係,為“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之間經貿往來搭建了快捷通道。

  楊益民表示,“我們非常歡迎東盟國家加盟進來,一起來建設這些園區。”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