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臺灣美食席捲海交會 傳統技藝帶來優質“味蕾體驗”

2014年05月22日 10:26:00 來源:海峽之聲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市民們搶購彈多力鐵蛋

  

市民們搶購彈多力鐵蛋

  

松之鄉農産品有限公司負責人林原夥接受海峽之聲記者採訪

  

丸莊醬油第四代傳人莊偉中

  這兩天,來自臺灣的121家廠商攜茶葉、高粱酒、太陽餅、米粉及貢糖等1000余種臺灣地方特色食品在第十六屆海交會颳起了一陣“臺味旋風”,海峽之聲記者走訪發現,不少臺灣食品帶著經過歷史沉澱的優秀傳統食品加工工藝登陸福州,給大陸民眾帶來了新鮮、優質的“味蕾體驗”。
 
  Q彈鐵蛋 香飄兩岸

  “鐵蛋”是臺灣淡水的著名小吃,據此次帶著“彈多力”系列産品來到海交會參展的松之鄉農産品有限公司負責人林原夥先生介紹,之所以叫做“鐵蛋”,是因為“蛋一直在重復滷煮,口感Q彈有嚼勁,又有特別的香味”。記者品嘗後發現,鵪鶉蛋脆爽鮮香,雞蛋嚼勁十足,蛋黃香氣四溢、回味悠長,果然不負“鐵蛋”盛名。

  林原夥出生在養鴨人家,自小就和蛋打交道,“所以我對加工蛋特別有信心”,林原夥笑著説,“鐵蛋誕生有近三十年了。滷汁以前是傳統的滷肉制法,現在加上甘草、五香等等,形成多元化的味道。”採用傳統加工技藝生産的彈多力滷蛋不加鉛、不加防腐劑,用海鹽、蘇打、茶葉泡製而成,可以説是不折不扣的綠色食品。

  正説到這裡,一位男士走進展位向林原夥遞上了名片。原來,他是浙江溫州香巴佬食品有限公司的常務副總吳繼劃,他對彈多力系列産品産生了濃厚的興趣,希望與林原夥進一步地溝通。

  好滷蛋,自然香飄兩岸。這是“松之鄉”第六次參加海交會,林原夥坦言,這些年來到海交會做品牌推廣,結識了各個省份的好朋友,行銷的效果也是一年更比一年好。“從第一次到現在,一個字:讚!”林原夥樂呵呵地説。

  古法醬油 傳承歷史

  臺灣現存最古老的醬園在哪?答案是:“雲林西螺”。在西螺古鎮上,具有近百年曆史的“丸莊醬油”是寶島家喻戶曉的“醬門世家”, 如今則是臺灣地區唯一一家完整傳承黑豆、黃豆兩種醬油純手工釀造秘方及工藝的老字號,有著“黑豆醬油始祖”的美譽。今年的“518”,丸莊食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特助、丸莊醬油的第四代傳人莊偉中帶著“臺灣人幸福的味道”來到了本屆海交會。

  誕生於1909年的“丸莊醬油”,是雲林西螺三大名産之一,與西瓜、稻米齊名。 據莊偉仲介紹,大約兩百年前,古法釀造醬油工藝從閩南地區傳入臺灣,而雲林西螺當地的多晴氣候、優質淡水成為出産高質醬油得天獨厚的條件。

  現在,丸莊銷售的既有手工黑豆醬油,也有量産的普通醬油。“手工釀造的黑豆醬油是我們丸莊的精髓所在。”莊偉中説,“不僅因為它的原料是營養最豐富的黑豆,而且更重要的是它的工藝。這種醬油是在半人高的大陶甕裏發酵的,要曬足六個月的太陽。”釀造過程的精益求精,達成了丸莊醬油耐煮、耐鹵、香醇、回甘的特性,帶給人們多層次的味覺體驗。

  莊偉中説,自己是在一排排的醬油甕間度過少年時光的,而從他深情款款的講述中記者也仿佛看到了從一百多年前到今天,丸莊醬油的釀造師們始終堅持古法手工釀造、在場間辛勤勞作的場景。近二十年來,“丸莊”的傳統手工工藝已與高科技的檢驗、封裝技術相融合,成為家族企業的一大飛躍。一代代的師徒們用心傳承傳統的優秀技藝,讓擁有“獨門秘技”的丸莊走出了臺灣,走進了大陸,更邁向世界上任何一個有華人的地區。莊偉中感慨,醬油是中華民族特有的美味,兩岸的釀造工藝各有韆鞦,上等黑豆也多來自大陸,他對“丸莊”在大陸的發展前景充滿了信心。

  寶寶肉松 蘊愛於心

  相信對於許多人來説,媽媽的廚藝是全天下最好的。而臺灣新力香食品有限公司産品經理鄭舒宜帶到本屆海交會上的拳頭産品就是“媽媽的廚房”系列肉松、魚松,這二十多種、一千多件肉松製品主打“安全”、“美味”,向大陸民眾展示了“媽媽的愛心”。

  “我們的寶寶肉松,是純肉做的,不加豆粉,可以給小朋友補充鐵和蛋白質;而且我們不用食鹽,所以不會增加小朋友的腎臟負擔。”説起自己的産品,漂亮的鄭舒宜一臉自信。孩子的食品安全最牽動人心,而“媽媽的廚房”不用加防腐劑,不加味精、香料、人工色素,就像媽媽親手為孩子做的料理一樣,蘊含滿滿的愛與關懷。

  “從小朋友7、8個月大,開始長牙,開始喝粥的時候,就可以開始吃我們的寶寶肉松了。”這麼小的孩子吃的肉松、魚松,需要達到怎樣的質素呢?新力香擁有臺灣唯一一家擁有四種安全認證(GMP、CAS、HACCP、ISO200002)的工廠,同時産品製作的每一道工序都有嚴格的把關控制,原料進廠時,要檢驗農藥殘留、抗生素成份等等,而在成品輸出的時候,有X光機對産品進行檢測;廠內的工作人員也會“像宇航員一樣全身包覆,只露出眼睛”。

  “媽媽的廚房”還實現了傳統工藝與現代技術的高效結合。鄭舒宜説:“以肉松為例,從屠宰到下鍋,必須在四個小時內完成,保持肉的鮮度;進廠之後,滷煮兩個小時後開始碾絲、拌料、焙幹。我們用傳統工藝加工肉松,特別注重火候,這樣才能有完美的口感。”

  不過,眾所週知,福州地區也是盛産肉松的地方,相比之下“媽媽的廚房”肉松、魚松製品的價格會稍高一些。對此鄭舒宜表示,臺灣的肉松製品水份比較少,只有百分之二左右,而大陸的多數肉松産品水分含量有百分之十幾,因此同樣重量的肉松,臺灣産的肉松更蓬鬆。“所以其實價格差別不大,性價比差不多的。”鄭舒宜綻出甜美的笑容,“歡迎大家來免費試吃!”

丸莊醬油進行專業市場細化,醬油品種多樣,價格從每斤25元至180元不等

  

市民選購丸莊醬油

  

新力香産品經理鄭舒宜歡迎消費者到“媽媽的廚房”展位免費試吃

 

“媽媽的廚房”導購員向市民介紹寶寶肉松産品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怡然

原稿件來源:海峽之聲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