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綠委”登陸投資讓民進黨內糾結

2013年07月22日 08:22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轉發 列印

  一邊狠批錢進大陸 一邊自己辦廠賺錢

  “綠委”登陸投資讓黨內糾結(臺灣線上)

  由民進黨籍“立委”薛淩家人主導的“陽信融資租賃(中國)有限公司”上周在上海開幕,由於其全家都是民進黨重量級公職人員,此事在民進黨內引起爭議。有人對此提出批評,也有人持寬容態度。

  民進黨私下盡做齷齪事

  高雄綠營議員、挺扁大將鄭新助在廣播節目上火力全開,猛烈攻擊民進黨“立委”薛淩家族。他説,薛淩家族要去大陸做生意當然不反對,但不應該利用民進黨政治資源,玩兩面手法。

  鄭新助説,他的服務處電話一度被民眾打爆,許多支援者都紛紛表達不滿。他舉例説,2009年7月,時任民進黨中評會主委的許榮淑,赴大陸參加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回來就被民進黨開除黨籍。今天薛淩這樣搞,若民進黨中央沒有處分或表態,民進黨的支援者只會越來越失望,越來越沒凝聚力。鄭新助認為,薛淩全族都應該退黨,不能再利用黨的資源玩兩面手法,民進黨中央對此不能沒有動作。

  鄭新助受訪時表示,臺灣人民被這些滿口仁義道德,私下卻盡做齷齪事的政客給出賣了。薛淩在臺灣大罵共産黨,私底下卻大賺其財,她真是個標準的“政客”。

  綠營兼做兩岸煞車皮和油門

  民進黨籍“立委”趙天麟表示,民進黨在兩岸政策上面,不只做煞車皮,有時也應扮演油門的角色,煞車皮、油門調整好,適時調適交換,才能開得順暢。

  他説,薛淩家族到大陸經商,並非黨內第一人,何況銀行業務早就開放了。他寧願以較正面的態度來看待這件事,不會將它看作是利用民進黨資源盈利或是大陸統戰籠絡等,畢竟經營一項企業並不是容易的事,也不是穩賺的,是與風險共存的。

  他指出,民進黨的兩岸政策和論述要與時俱進,才能跟得上時代的腳步,不能一直停留在舊時代。民進黨一直不反對兩岸交流,在民進黨執政時代到大陸投資的更不在少數。因此,黨員個人為維護家族的商業利益,到獲利較高的地方經商,這是常態,不足為奇。

  民進黨的“最後一里路”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日前發表社評指出,民進黨內雖然仍有少數不同意見,但大部分人認為,兩岸政策是這“最後一里路”最重要的關鍵。

  文章指出,2012年臺灣“大選”揭曉當天,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以極感傷又感性的“最後一里路”來勉勵支援者繼續努力。從將近80萬張選票差距來看,確實是如此,但往往也是最艱難的一里路。

  “最後一里路”代表什麼?謝長廷在民進黨內仍然是實力派,但對於問鼎2016,他不露任何蛛絲馬跡。可以想見,他如果不鋪好這“最後一里路”,他就沒有價值,而他因為是有實力的政治領袖,所以敢於鋪這“最後一里路”。

  比起謝長廷,蔡英文本身就是各界矚目的選項之一,因此,她的做法不像謝長廷是在創造價值,而是在為自己擴張價值,同時也創造她和謝長廷未來同盟的可能性。

  説到蘇貞昌,黨主席的頭銜既是資源,也是限制。他無法像謝蔡一樣與大陸展開交流,因此他先選擇了價值區隔的策略,所以他反對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他的目標是先挫國民黨的支援度,讓自己成為當然的候選人,然後再看如何實踐這“最後一里路”。(常工)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