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謝長廷香江之旅有新意(臺島夜話)

2013年07月02日 08:17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轉發 列印

  仲夏時節,民進黨前主席謝長廷赴香港展開了一場與大陸智庫良性互動的歷史性聚會。誠如他抵港時引用蘇東坡詞雲:“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自況心境,此行也象徵著“民共”交流破冰的美好願景,有如杜牧筆下江南春的詩句“千里鶯啼綠映紅”。但願海峽兩岸關係從此更加和諧,其境界也更上一層樓。

  謝長廷此次以臺灣維新基金會董事長名義,率綠營“立委”、學者赴港舉辦“兩岸關係的發展與創新”研討會,大陸方面也大陣仗配合,由重要涉臺智庫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為協辦單位,國務院臺辦副主任孫亞夫率各級主管與會,會上不斷擦出火花。會後,國臺辦主任張志軍在深圳與謝長廷面敘。這樣的規模顯示這場研討會已經不是單純的民間性質,乃是兩岸綠紅相映的嶄新一頁,可載史冊。

  猶憶去歲10月,謝長廷到福建東山島祭祖、到北京釣魚臺做客,曾以“憲法各表”的政治主張公諸於眾;但返臺後卻被深綠及“獨派”叮得滿頭包。然而,謝長廷始終不改其志,仍然勤勉不懈地致力於民共和解的歷史工程,其對臺灣前途的功過定位,相信未來當可還其公道。

  兩岸關係互動,如果只是中國國民黨以執政黨地位與北京交往,民進黨身為臺灣最大的“在野黨”,假若把機會拱手讓人,自己永遠只有當看客的份,那麼,不僅離執政機遇永遠差那一里路,且也對不起自己政黨的形象;因為臺灣社會將一直為統“獨”意識形態撕裂而內耗。反之,綠營若能與紅藍陣營尋求最大公約數,對於臺灣內部團結及兩岸和平發展,都有正面作用。因此,謝長廷的角色扮演和智慧發揮,相信不分藍綠的中間選民必是樂見其成。

  這樣的願景,北京當局何嘗不也同樣認知?早在2000年臺灣首度政黨輪替,陳水扁上臺伊始就提出“四不一沒有”的説法,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就此説法立即發表聲明進行了回應。

  民進黨執政期間,2002年,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錢其琛于紀念“江八點”7週年場合講話指出:“大陸與臺灣同屬一個中國,海峽兩岸儘管尚未統一,但雙方應積極創造條件,努力緩解矛盾,改善兩岸關係,打破政治僵局。”他還説:“廣大民進黨成員與極少數頑固的‘臺獨’分子是有區別的;我們歡迎他們以適當身份前來參觀、訪問,增進了解。”從而可見,距今11載之前,大陸就已向民進黨遞出了橄欖枝,可惜當時綠營錯失良機,令人惋嘆。而今,謝長廷香江之旅,或可亡羊補牢乎?

  (作者為臺灣著名律師)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