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7月29日電(記者李金紅)他們本應度過最無憂的年華,卻因父母重度殘疾、服刑、患嚴重疾病等因素而無人撫養。他們不是標準意義上的孤兒,但事實上,卻孤苦無依。他們未被納入孤兒救助體系,但與孤兒相比,他們面臨著同樣、甚至更加嚴峻的生存難題……
這是“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一個缺乏關注、亟待救助的邊緣群體。
生活困境:幼小兄妹“一頓粥管一天”
56歲的王安崇小心翼翼地將一小勺白米粥喂給面黃肌瘦的孫子王朝泉。客廳右側,剛過百歲的老父親也端著一小碗粥慢慢喝起來。
這是一個苦命的家庭。2014年10月,海南省屯昌縣南坤鎮山塘村委會南安村村民王安崇的兒子患癌症離世,年底,兒媳在産下女兒不久即離家出走。如今,孫子王朝泉不到兩歲,孫女王穎才八個月。
昏暗的臥室裏,簡陋的木板床上只有一張涼蓆,床邊放著一個草墊防止孩子翻身摔下。王安崇説,因為沒有錢買紙尿褲,加上有時來不及照顧,孩子經常把床弄臟。
“我買不起奶粉,只能給他們熬粥,一頓粥要管一天。”王安崇告訴記者,因為要照顧兩個孩子和老父親,他沒有時間外出掙錢,唯一的經濟來源是去年村裏給辦的低保每月600元,因為孫子孫女不是法律意義上的孤兒,享受不到孤兒救助。
相比王朝泉、王穎兄妹的生存問題,海南省臨高縣臨城鎮宮花村12歲的謝國器則承擔了一家之重。父親因病死亡,母親精神殘疾,哥哥智障,這個12歲的男孩一直靠拾荒維持整個家庭。
王朝泉、王穎兄妹和謝國器,是“事實孤兒”的一個縮影。這是一個尚未被社會廣泛關注的未成年群體——他們因父母重度殘疾、父母服刑,或受艾滋病等因素影響,導致事實上無人撫養。近年來,諸如“四川豬圈女童”“貴州畢節兒童自殺事件”等,讓“事實孤兒”群體的生活困境走進公眾視野。
“事實孤兒”到底有多少?據北京師範大學兒童福利中心課題組根據全國20個省份的數據推算,截至2011年,全國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的總數可能在57萬左右。
有關專家認為,由於長期缺乏社會關注,潛在的“事實孤兒”數量,或許是一個更加龐大的數字。
[ 責任編輯:郭碧娟 ]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郭碧娟
原稿件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