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華社一篇題為《要遏制“文山會海”捲土重來》的評論文章引發筆者共鳴。
中央“八項規定”明確規定,開短會、發短文,可開可不開的會議就不開,可發可不發的文件就不發。目的就是為了遏制一些不必要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不良作風,讓幹部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為老百姓辦實事、謀福利上。
縱觀歷次“八項規定”通報,關於“文山會海”問題的通報非常罕見,一些地方大部分是以文字加數據的方式對外公佈精文減會的成效,不過,到底實情如何,只有地方幹部才知道。曾經,在《中青報》刊發的《我的公務員生活:痛並擰巴著》一文中有這樣一句話:“我曾經負責起草單位“精簡會議和文件”的專項活動總結,一盤點成果,發現因為多了這次專項活動,各類會議量和文件量反而比往年多出10%。”現實中,這樣的情況並不是不存在,為了“精文”,又不得不多發幾個文件來安排部署;為了“減會”,又不得不多開幾次專題會、協調會、部署會來研究推進。最終結果,“文山會海”的頑疾沒有被除掉,倒是滋生了更多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
筆者在基層工作中,不斷聽到幹部疲於應對文件材料的訴苦。在大力提倡走基層、辦實事、解難題的大背景下,基層幹部要全心全意沉澱到基層,服務老百姓,委實有些不現實。一面是各種表冊資訊,另一面是各種材料總結,同時各種大大小小的會議洶湧而至,讓基層幹部感覺疲憊不堪。這種疲憊,不僅體現在厭倦心理,更體現在消極應對。基層也因為“文山會海”叫苦不迭。不能讓“文山會海”成為群眾老百姓服務的障礙,更不能讓“文山會海”成為滋生官僚主義作風的土壤,必須除之而後快。但是,“文山會海”的頑疾到底應該怎麼除?
筆者認為,基於當前資訊化的辦公條件,應該讓單位之間的工作溝通全面進入資訊化渠道,凡是不影響工作品質的,都應該借助資訊渠道提高工作效率。而有的領導,在這方面依然堅持老辦法,凡事都得靠腿跑一跑,哪怕就是一張填報為“無”的空表格,都必須蓋章、簽字、交紙質,“官架子”可見一斑。
在個別領導幹部眼中,可開可不開的會議不開就顯得“不夠重視”,於是時不時把一些有關、無關的部門叫到一起大會、小會地開。實際上,這是一種以會議落實會議的不良現象。甚至還有的在“常態化”上下功夫,經常性開會。筆者認為,如果能夠在監督檢查和落實推進上多下點功夫,其效果遠勝一大堆會議。
“動員千遍,不如問責一次。”“文山會海”的存在,與沒有逗硬的處罰問責機制存在必然聯繫。“文山會海”問題的根子在領導幹部,領導幹部沒有帶好頭、做好表率,下面就只能以身傚法、不斷跟風。除掉“文山會海”,首先就要懲治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官員,讓幹部知紅線、明底線。(台灣網網友:李丁喬)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