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率當中國夢的建設者

時間:2013-07-01 13:54   來源:台灣網

  人心向背關係黨的生死存亡,國家富強、人民幸福寄望于偉大的黨。贏得人民信任,我們黨就能夠無往不勝;得到人民支援,我們黨就能夠克服任何困難。(7月1日 《人民日報》)

  今天是黨的92華誕。回溯黨史,從建黨初的幾十人到今天的8300萬黨員;從四萬萬同胞頑強抗爭到13億多人民共築中國夢;從新中國成立前的一窮二白到改革攻堅再發力……

  從失誤到實踐,從實踐到圓夢;從困難到克服困難,從災難到戰勝災難……我們黨的發展歷程可圈可點。

  如何面對我們黨的偉大史詩,如何發揚我們黨的優良作風,如何傳承我們黨的光榮傳統?這是我們作為一個普通黨員,特別是領導幹部,在工作和實踐中,要深刻地反省反思,黨要求我們做一個有作為、有責任和敢擔當的共産黨員。

  正基於此,在6月18日舉行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一針見血地指出,要集中整頓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

  長期以來,“四風”最大的危害是違背了我們黨的性質和宗旨,人民群眾深惡痛絕,嚴重地損害了黨群、政群、幹群關係。正因少數人的不作為、亂作為等,使得“四風”像一座無形的“暗墻”,把黨和人民的零距離逐漸拉大,甚至産生了隔閡,使得少數群眾對黨和政府,由愛積怨導致生恨。

  這是作為執政當前所面臨的巨大危險。特別是“四大危險”的加劇,諸多問題集中凸顯的矛頭直指“四風”。

  只有對“四風”進行一次徹底地大排查、大檢修、大掃除,切實解決好“四風”問題,才能保持我們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才能鞏固我們黨的執政地位。

  “四風”有各種表現:有重顯績不重潛績、熱衷於造聲勢出風頭的形式主義;有擺官譜講派頭、不關心人民群眾疾苦的官僚主義;有縱情聲色犬馬、以玩代幹的享樂主義;有建豪樓、坐豪車、享豪宴的奢靡之風……人民群眾對此深惡痛絕,社會輿論反映強烈,如果任其不斷蔓延,後果不堪設想。

  黨中央明察秋毫,及時下決心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集中整頓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順應民心、黨心,有助於彌合黨群關係,進而有效地團結全黨和全國人民,同心協力為實現“中國夢”而奮鬥。

  “四風”形成非“一日之寒”,根除務必下大氣力,要有壯士斷腕的勇氣。

  掃除“四風”,要找準根源、抓住要害。“四風”氾濫,根本原因在於一些同志忘記了黨的性質和宗旨,忘記了自己的人民公僕身份。因此,要按照“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以黨章為鏡子,看看我們的言行作風是否符合黨章要求,不符合則要檢查問題出在哪,需要“洗澡”就“洗澡”,需要“治病”就“治病”。

  歷史經驗表明,掃除“四風”必須自律與他律相結合,僅僅靠自覺可能是不夠的,還應該加強外部監督。我們不僅要通過這次掃除“四風”,正衣冠、樹形象,還必須與時俱進,探索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接受人民群眾監督的新機制,保證廣大黨員幹部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能自覺堅持革命傳統和優良作風,防止“四風”像韭菜一樣,割了又生,生了又長。

  “四風”一日不鏟,黨的組織一日不凈;“四風”一日不除,社會何以公正公平?無視和放縱“四風”,就是催生和助長矛盾積累,只有以強大的正能量清掃“四風”,才能從源頭上消除負能量,才能撫平人民群眾心靈的創傷。最終讓政務得以公開,讓分配得以公平,讓社會得以公正。

  值得提醒的是,不能讓某些官員對“四風”大掃除抱有僥倖心理,甚至隔岸觀火。掃“四風”不能留死角。更不能是一陣風,要讓全黨在思想上警醒起來,在行動上自覺起來,相信廣大黨員幹部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能自覺帶頭從自己掃起,在思想作風和工作作風上來一個大的轉變。

  “四風”是通往“中國夢”征途中的障礙之一,只有徹底掃除“四風”,“中國夢”之路才會更明朗更通暢。

  “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實現“個人夢”、“區域夢”和“中國夢”,需要聚合更多的正能量。在向世界開放學習、同世界合作共贏中聚合更多的正能量;團結廣大人民群眾,一切以人民的利益為落腳點和出發點,就一定能聚合起黨和人民同心同德實現“中國夢”的正能量。

  我們每個人的期盼和聲音,不能再是“沉沒的聲音”,老百姓的“個人夢”是勾勒“中國夢”的豐富內容,把所有的“個人夢”融合成“中國夢”的共同底色,直到成為政府和領導幹部的工作目標與奮斗方向。這個“夢”才能指日可待。

  中國夢,不單是國家領導人的事,不單是政府部門的事,不單是黨員幹部的事,而是全民族的大事,需要13億多人民的共同努力和拼搏,只有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力往一處拉……無論何夢均能逐步“圓夢”。

  “中國夢”關鍵在落地,其核心在掃“四風”。“中國夢”首先要從提升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的“兩型社會”格局,並著力改善民生問題、資源調配、環境保護、交通管理、社會穩定、城市安全等難題,還要立足於搶佔城市發展制高點,構建創新驅動、便民高效的社會空間佈局和運作管理模式,繼而推進新應用、新産業、新技術、新智慧、新綠色、新生活的持續發展生態。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先掃除“四風”。

  黨92年的實踐證明,我們事業的每一次大發展、新輝煌,都以掃除不正之風為前提。執政黨的優良作風是“人民群眾看得見的福利”。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征程中,我們只有認真掃除“四風”,才能贏得人民的信任,才能團結億萬人民共同奮鬥,實現“中國夢”。

  人人來圓“中國夢”,人人參與掃“四風”。“中國夢”是13億多人民的共同事業,人民群眾是享有“中國夢”的主體,也是“中國夢”的主體,還是“中國夢”的建設者,黨員更要率當“中國夢”的建設者。凡事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眾智之所為,則無不成。“中國夢”是一項長期的歷史任務,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是一帆風順。必須循序漸進、持之以恒,尊重規律、堅持不懈,不斷用智慧和汗水培植“個人夢”和“中國夢”,探索一條符合中國實際的“中國夢”。

  俗話説:“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黨員、黨員看幹部、幹部看支部。”黨員要帶頭掃“四風”正形象。黨員率當“中國夢”的建設者。(台灣網網友 熊傳東)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扶海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