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連發隨機殺人案 敲響島內治安警鐘

2016年03月30日 08:37: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據臺媒報道,繼臺北內湖28日發生女童命案,臺北和新北29日分別發生隨機砍人案,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評論指出,“隨機”即沒有特定目的、沒有特定時間、沒有特定目標,任何一個人隨時都可能成為行兇者攻擊的對象。臺灣方面應進一步採取維護社會治安的措施,切實保障居民和遊客的人身安全。

  評論摘編如下:

  日前臺北市區發生駭人聽聞的驚悚命案:一名4歲女童遭33歲陌生男子割喉斬首,不僅震驚臺灣社會,也引起國際媒體高度關注。這是島內首起隨機斬首案件,也是自2014年5月臺北捷運殺人案以來,在不到兩年時間內第5宗隨機傷人案。然而,當島內民眾還在為臺北殺童案而惶恐不安、痛心疾首時,昨天臺北地區又接連發生兩起隨機傷人案:臺北捷運一名警察遭28歲男子砍殺,新北市一名消毒人員在路邊工作時遭23歲不明男子持鋸割傷左手腕,所幸兩名受害者均無性命之虞。

  人們常説“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但近年島內頻頻發生隨機殺人和傷人的恐怖案件,嚴重打擊外界對臺灣治安的信心。風景秀麗、美食薈萃的寶島向來是港人喜愛的旅遊勝地,這些年更受大陸游客青睞,臺灣方面應進一步採取維護社會治安的措施,切實保障居民和遊客的人身安全。

  隨機殺人案相較于其他殺人案更讓人陷入無窮無盡的恐懼中。“隨機”即沒有特定目的、沒有特定時間、沒有特定目標,任何一個人隨時都可能成為行兇者攻擊的對象。它使大眾飽受驚弓之鳥的恐慌,使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越來越薄弱,使社會友愛互助的氛圍蒙上陰影。4分鐘內造成4死、24傷的2014年臺北捷運隨機殺人案倣如一把利刃猛然插入臺灣社會的心中,輿論在譴責21歲的兇手泯滅人性、手段兇殘的時候,更多的還是疑問:臺灣社會到底怎麼了?是教育出了問題?抑或是社會的錯?當人們還在苦苦尋找答案時,去年臺北又驚現29歲無業男子潛入小學割喉殺死8歲女童的隨機殺人案。而最近的隨機殺童案的手法更為殘忍,兇手竟在光天化日之下,在路邊當著女童母親的面行兇,令女童身首異處。

  島內各界對隨機殺人案的成因莫衷一是,但從兇手多處於20歲至30多歲年齡段、失業、個性孤僻的共同特點來看,都認為要多關注青年問題。其實,近年當青少年逐漸成為社運和學運的主體時,已顯示出他們對社會的不滿和憤懣。當壓力不斷累積,超出心靈承受負荷時,便會如火山爆發般一發不可收拾。正如臺媒指出,“貧窮只是因素之一,加上停滯的社會流動,封閉的階級處境,匱乏的社會福利,和失靈的社區扶助網路;這些因素加總起來變成一個壓力鍋,爆炸時‘隨機’造成周邊的傷害”。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