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陸生為什麼不能報考醫學系

2014年05月29日 08:17: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陸生為什麼不能報考臺灣高校的醫學系?日前,臺灣“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學生鐘晴,向前來與青年學子懇談的臺灣當局領導人提出了這個問題。

  説實話,若非相關當事人,恐怕兩岸許多人還不知道臺灣有這個規定。而要理清這一禁令的來龍去脈,更要費一番功夫。簡言之,它與“三限六不”有關。在“三限六不”的政策背景下,臺灣當局不對大陸學生開放醫學專業,不採認大陸醫事學歷,也不允許陸生參加相關專業資格考試。

  一連串的“不”,看起來著實刺眼。不採認大陸醫事學歷還可以兩地醫學教育內容、體制不同為説辭,不對大陸學生開放醫學專業則讓人費解,因為救死扶傷的醫學專業並非敏感領域,不涉及所謂的“安全與機密”。當然,真正的原因其實也很簡單,臺灣當局領導人承認,是當時“醫界的強烈要求”,説白了,就是醫界對於未來競爭的恐懼和自我保護。

  對競爭的恐懼,暴露了內心的不自信;狹隘的“地方保護主義”,恐怕自己先受其害。在臺灣“少子化”的現狀下,臺灣高校本就生源不足,難以為繼,開放陸生赴臺有“救市”的想法,也期待大陸優秀學子的加入,發揮“鯰魚效應”,激勵臺灣學生。可實際政策卻七限八限,頗不友善,既如此,大陸學生又何必非你不可?!

  據臺灣媒體報道,日前招收陸生赴臺就讀的研究所放榜,雖然核定招生名額較去年增加,最終招生達標率卻不到五成,比去年56%還低,其中近六成學校一個陸生也沒招到。而本地招生情況也不樂觀,今年臺灣高校個人申請入學招生也已發榜,參與招生的69校中,67校未招滿,創歷年新高,連臺灣大學、成功大學等名校都有一二百個缺額。

  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教育開放是世界潮流,保守封閉只會導致落後。臺灣學生鐘晴已經表態:無論喜歡還是討厭陸生,醫學系的學生不怕競爭。年輕人的勇氣與理性令人激賞,不知對“保守派”“頑固派”是否有所觸動?!(王堯)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