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探尋臺北老街:最不尋常舊巷陌

2013年05月31日 08:01: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臺北的地標建築,向來眾説紛紜。有人説是高聳入雲的101大樓,有人説是意涵豐富的中正紀念堂,有人説是古色古香的圓山飯店。其實,不動聲色而韻味悠長的臺北老街,似乎更應該投上一票。

  那一條條隱藏在光鮮亮麗臺北城裏的老街巷,歷史可能有數百年,但長度往往也僅有數百米而已。平日裏穿行其間,就像翻閱著一本厚厚的新書,突然發現裏面夾帶著幾張早已發黃的老照片——剝皮寮街道蜿蜒兩側的,多是一二層高的磚木結構房屋,紅磚映襯黑瓦和深褐的木門、木窗,顯得古意盎然;貴德街,乍見這條街時,會以為只是一條後街小巷,很難想像,100多年前它是臺北最早的洋樓街;而迪化街是臺北保存最完整的一條老街,走進去,依然能見到一幢幢相連的老樓,多是兩三層,不少還保存著巴洛克風格的建築裝飾。

  昔日的繁華記憶

  沉寂已久的剝皮寮老街,因為電影《艋舺》的拍攝而重新為人熟知。事實上,人們早已把這裡當成尋找記憶的懷舊之所。

  “茶館、錶店、私塾、米鋪、浴室、理髮店、日式旅館……這裡什麼都有。”談起剝皮寮往日的繁華,91歲的老住戶陳金春向記者敘述道,隨後指著一棟老建築喃喃自語:“我常到這家長壽號茶坊喝茶……”陳金春身邊,長壽號後人陳碧雲女士也回到了昔日的記憶:“這房子是阿公自己蓋的,我們家族在這裡生活很久,我整個童年都在這裡。”  

  同樣留有童年記憶的,還有寫《臺北老街》一書的文史專家莊永明。出生在大稻埕建昌街的他,唸唸不忘小時候曾在騎樓裏踩在厚積如毯的茉莉花(熏茶用)上跑,也曾攀著“疊成一座座城堡高”的茶箱爬。

  大稻埕的發展,和茶緊密相連。1891年,才20歲的當地茶商陳天來創立“錦記茶行”,把握住當時臺灣茶葉外銷的黃金時代,成功開拓南洋市場而成為巨富。位於貴德街73號的陳天來故居建於1920年,當時陳天來聘請福建師傅,模倣廈門一帶中西合璧的風格,採用歐式的古立柱及大拱廊、泥塑的雕飾、拱窗,兩側搭配凸窗塔樓,整個洋房格局華麗氣派。 

  和貴德街相鄰不遠,如今的迪化街同樣遠離了現代的繁華喧囂,這裡那些傳統的佛具店、繡莊、青草藥店、糕餅店依然執著地生存著。每到傳統節日,臺北人還會特意到這裡置辦貨物,只有此時,迪化街才又重現昔日的盛景。

  老房子背後的人與事

  除了茶以外,大稻埕人豐富的文化與生活型態,也是臺北之最。貴德街附近的西寧北路86巷,巷裏有一排不起眼的舊屋。如今其他屋子外壁都已改貼磁磚,唯獨4號門的二層樓房仍維持原貌,陳舊的紅磚及木窗,更顯得落寞寂寥。這屋子是李臨秋的故居。 

  李臨秋是日據時代臺灣歌謠《望春風》的詞作者。1933年李臨秋創作這首歌時,才25歲。根據晚年的回憶,他的靈感來自《西廂記》裏的詩句:“隔墻花影動,疑似玉人來。”《望春風》字面上是描寫少女們情竇初開,心動又羞澀的情懷。後來,被引伸為描摹了當時臺灣社會民智漸開、民意思新的微妙心態。幾年前,臺北市政府與《聯合報》共同舉辦“歌謠百年臺灣”與“百年十大金曲”活動,《望春風》被民眾票選為第一名。斜陽草樹,尋常巷陌,現代柳永不經意的一曲吟哦,就唱出了市井黎庶近百年的心聲。

  除了李臨秋,在當地老街留下痕跡的還有清末臺北首富李春生,辯士(早期臺灣默片時代,在電影院裏為觀眾講解劇情的人)詹天馬、義賊廖添丁等等……其實每一棟房子的背後,都藏著一個人或一個家族的故事,無論是姓陳、姓李、姓林、姓辜、姓周或姓黃;家族或顯赫,或卑微;故事或可歌可泣,或平淡如水。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