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臺灣食品安全又閃紅燈

2011年08月09日 08:05: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塑化劑風暴之時,雖然臺北的超市挂出合格保證,仍無購買者到府。

  美食是臺灣的賣點之一,今年卻屢屢爆發食品安全危機,塑化劑還沒消停,瘦肉精又出來添堵。8月3日,臺灣破獲歷年最大的一宗瘦肉精販賣案,警方在黑心商人位於嘉義的窩點起獲瘦肉精成品216公斤。據估算,這批瘦肉精摻入飼料後,可以供臺灣1/10的豬吃一年。

  名牌也含瘦肉精

  在臺灣,瘦肉精不是今年才有的新問題。所以,臺灣有明文規定,養豬戶使用含瘦肉精的飼料,可處4個月徒刑。瘦肉精對人體有害,會讓人出現噁心、頭暈、心悸、血壓上升等症狀,但因為瘦肉精可以減少養豬成本,仍有人為利潤鋌而走險。

  今年3月初,臺灣檢警對被驗出瘦肉精豬的雲林縣展開調查,先後查訪180多名養豬戶,但豬農都堅稱只喂“蒜精”。最後,項目小組全天候監控大養豬戶,才在8月初終於破獲這件近幾年來最大的瘦肉精案。臺“農委會”估計,查獲的瘦肉精飼料和原料可喂5.4萬隻豬,2010年已有50萬噸含瘦肉精的飼料流出,5萬頭豬吃下毒飼料後流向市面,黑心廠商從中獲暴利5000萬元新台幣。

  據臺灣媒體統計,2008年臺灣在養的豬約有45萬頭,也就是説,單這一批瘦肉精就污染了臺灣1/10的豬。而且抓獲的嫌疑人是慣犯,多年前就曾因賣瘦肉精被捕。

  臺灣市面上的豬肉合格率據稱超過99%,從事實看,數據可靠性值得懷疑。令人寒心的是,專供學童的營養午餐也被驗出含瘦肉精,連知名品牌也不安全。臺“消保會”5月份公佈,驗出5家廠商供應給6所小學的雞肉、貢丸被驗出含瘦肉精等禁藥,其中有4家還是CAS(優良農産品證明標章)廠商,消息震驚各界。

  CAS是臺“農委會”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就開始力推的品牌,向來是“安全優質食品”代名詞,凡被授予CAS標章的食品便被認為安全無虞,深受社會信任,竟也未能免於瘦肉精污染。塑化劑還令人心有餘悸,此時瘦肉精再次引爆島內食品安全信任危機。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