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經濟

臺灣股市出了什麼問題?

2015年04月30日 10:14: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股逐漸增溫,連續兩天突破萬點,股價創15年新高,但股民無感,成交量只有1300億,人稱“史上最冷萬點”。同時間,陸股上周成交量再度突破天價,來到1.8兆人民幣,創全球交易所有史以來單日最高成交紀錄,量能創新高的同時,價格同步登高。對此,臺灣《中國時報》29日社論説:兩岸股市對比,臺灣出了什麼問題?

  大陸股市熱絡,是官方一系列金融改革開放的成果,帶動全球投資人對陸股榮景的信心所致。改革開放措施包括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實施滬港通、開放更多自由貿易試驗區等,使得資金跨境流動加速,連帶刺激大陸資本市場的發展。雖然大陸仍舊實施嚴格的資本帳管制措施,利率及匯率市場化程度也相對滯後,但金融市場預期,管制措施及違背市場法則的作法都將逐步取消,轉而接軌國際。預期心理髮酵,羊群效應或獸群現象帶動資金蜂擁而入,推升一波接一波上漲。於此同時,週遭經濟體在資金外溢效應作用下,也頻創新高。

  面對國際股市的榮景,臺股漲勢卻顯得溫吞、量能亦未明顯放大,呈現量價背離警訊,意味臺股可能存在長期結構性問題。檢討股市上萬點股民卻無感的原因,可從政策法規、主管機關心態及頂層政策兩個層面檢討。就政策法規及主管機關心態而言,臺灣主管機關是依行業別分別制訂金融法規,重復繁瑣讓業者難以依循,因而弱化資本市場效率。臺灣雖于1987年解除外匯管制,鬆綁國際資金進出,但外匯管理仍是以偏嚴心態對待外資,資金移動仍受到限制,無法提供足夠的誘因及環境吸引國際知名或跨國企業赴臺上市,削弱了資本市場動能。

  主管機關對金融業務與商品,一貫秉持“監督”重於“管理”、“防弊”重於“興利”心態,對金融業者開發業務及創新商品處處掣肘,業者紛紛出走海外經營相關業務及開發商品。島內專業投資者也因為金融商品選擇過少,傾向到海外金融交易平臺如香港及新加坡等較開放市場,從事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導致島內資金持續出走,創下金融帳連18季凈流出歷史紀錄。主管機關刻正努力推動金融進口替代方案,希望吸引海外資金來臺投資,但未放寬相關法規對業務及商品的限制,註定徒勞無功。

  臺灣股市上萬點股民卻無感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在於諸多稅制讓本土股民心冷,包括今年初實施的股利扣抵額減半,可能引發散戶的棄權賣壓,同時參與除權息的股利所得,除了需課徵二代健保補充費外,還要併入個人綜所稅。加上恢復證所稅決策過程粗暴草率,讓股市大戶心寒,紛紛從臺股縮手移資海外,多重政策面不確定因素夾擊下,股市無利可圖,參與投資的人,當然一年不如一年。事實上,臺當局頂層制度設計不利股市,散戶不堪賠累多以退場或在“套房”煎熬,殷實大戶也轉戰更有利可圖的香港、新加坡或上海股市,臺股早已逾半由外資持股,説臺灣企業為外資打工,一點也不奇怪。

  解決股民無感問題,唯有對症下藥,全面鬆綁金融法規,尤其資本移動管制;也要提供更多、更具吸引力的金融業務及商品,吸引資金回流。空有理想實質內涵卻早已被掏空的僵屍化證所稅,亦應取消。畢竟對資本市場發展而言,量能是必須的,畢竟股票成交量代表證券市場的籌資功能,這才是股市存在的基本目的。量能低迷不振,企業籌資能力也將弱化,長此以往,資本市場將形同一灘死水。

  文章最後説,近日熱議的臺滬通確實有利臺股發展,但臺滬通不通事涉兩岸政治互信,在2016大選民進黨選情看好情勢下,臺滬通可望不可及,除非兩岸解決政治定位問題,或建立紮實的政治互信關係,否則期待臺滬通救臺股,是不切實際的幻想。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