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王建民:2014年臺灣的股市、房市與車市

2014-12-25 08:57: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華廣網24日刊載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王建民的評論文章,分析2014年臺灣的股市、房市與車市。評論指出,2014年,臺灣金融市場較為穩定,房市在“打房”壓力與市場需求不足的情況下表現不佳,交易冷清,但房價未明顯下跌;車市呈現平穩增長態勢。

  全文內容如下:

  2014年,臺灣金融市場較為穩定,除新台幣小幅貶值外,股市呈現穩定上漲態勢。下半年,亞洲主要貨幣出現貶值趨勢,新台幣也不例外,到11月底新台幣對美元貶值3.19%。臺灣股票加權指數在2013年以8085.4點收盤基礎上,2014年呈現穩步上升狀態,下半年突破9000點大關,並在12月中旬前一直維持在9000點以上,到12月初,加權指數上漲6.91%,櫃檯買賣指數上漲5.7%。年前受俄羅斯盧布重貶等國際金融市場波動與臺灣證券交易額所得稅的“大戶條款”續延三年政策影響,12月17日臺股大跌122點,加權指數降至8828點,隨後又回到9000點之上。

  不過,臺灣企業上市(IPO)步伐放慢,與大陸、香港相比有明顯差距。安永會計事務所于12月17日公佈的2014年IPO市場調研報告顯示,2014年全球IPO市場表現是2010年以來最好的一年,全球全年共有1206件IPO案,總籌資達2565億美元,較2013年分別增長35%與50%。其中,臺灣全年IPO企業只有45件(到12月16日),遠低於全年預計目標70件,上市籌資金額為124.7億元,年減少29%,櫃檯交易中心籌資金額81.8億元,年衰退28%。不過,香港則有顯著增長,IPO 案共計108件,籌資金額2232億港元,年增長32%。

  臺灣房市在“打房”壓力(銀行限貸令、擴大限貸區與通過徵收囤房稅等)與市場需求不足的情況下表現不佳,交易冷清,但房價未明顯下跌。據統計,11月,“6市”房屋買賣交易量較上年同期下降24.1%。1-11月,臺北市建築物買賣移轉棟數為28968棟,年減19.6%;預計全年交易3.16萬件,年衰退20%;新北市交易量為54874棟,年衰退24.6%。其中,投資客淡出,臺北市投資置産交易比重由2013年上半年的32%降為2014年下半年的22%,自住購房比重上升到67%。臺北市“首購族”購房總價從第1季度的1788萬元(新台幣,下同)降為第4季度的1603萬元。其中在“打房”政策下,豪宅市場交易衰退更明顯,專門經營豪宅交易的大師房屋公司公佈的1-10月交易量為194件,較上年同期下滑35%,同期佣金收入2.1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45%,1-10月虧損1200萬元,為近15年來首次出現虧損。臺灣房屋仲介唯一上市企業信義房屋公司前11月合併營業收入81.5億元,年下降25.9%。

  2014年臺灣房市票選的“十大代表字”與新聞,則充分提示了臺灣房地産形勢的顯著特徵。臺灣房屋智庫網友票選2014年臺灣房市代表的“10大代表字”為:頂(房價已漲到頂)、僵(房價依舊僵固)、漲(房價依舊上漲)、悶(房市氣氛沉悶)、等(等選後形勢、等房價跌、等政策明朗化)、慎(謹慎思考)、渴(渴望自己有房)、收(賣方見好就收、投資客收手)、凍(價格凍漲、交易冷凍)、凝(買氣凝結、交易停滯)。同時選出2014年臺灣房市10大新聞,對未來房市影響重大的新聞事件是“房地合一實價課稅”高居第1位(佔35%),抗議高房價居第2位(佔31%),正式啟動“囤房稅”(自主限3戶,非自住稅率最高調至3.6%),多套房擁有者受衝擊居第3位。這些民調結果顯示房産稅與房價是臺灣民眾在房産方面最關心的議題。其中,正在討論“房地稅合一實價課稅”改革,但房産界表示反對,未來又將是一場爭議激烈的改革。同時,民進黨在地方選舉中勝出,房地産政策傾向推動平價住宅及壓制房價,可能對未來臺灣房地産市場産生新的衝擊,可能出現拋售現象,會造成房價下跌與交易的冷清。

  與臺灣民眾生活密切相關的臺灣車市2014年呈現平穩增長態勢。2014年,臺灣車市延續上年的繁榮景氣狀態,銷售量持續增加,預計全年銷售量達42.5萬輛。同時,由於日元貶值超過台幣貶值幅度,進口車大幅增加,在臺灣的市場佔有率從2010年的不足8%上升到31.8%(1-11月),衝擊到臺灣本地車的生産與銷售。(本文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