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郭臺銘的經濟訴求 蔡英文回避

2014年11月27日 08:15: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在這次“九合一”選舉中,力挺國民黨籍的候選人,尤其熱烈支援臺北市的連勝文和臺中市的胡志強。郭董的理由很直接了當,就是為了搞好臺灣的經濟,所以他積極呼籲“經濟選民”要把票投給連勝文、胡志強。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評論説:“有些企業家在這次選舉動作頻頻,已經某種程度逾越了一個企業在臺灣社會所扮演的角色。”言下之意,郭臺銘不應如此公開政治立場。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對此發表評論説,這就太奇怪了,企業家也是選民,表達支援誰是他們的自由也是權利,臺灣哪一個政黨不是都鼓勵選民要發聲、要關心政治、要促進臺灣發展嗎?

  就和各界人士、各種團體在歷次選舉中,有開記者會、有登廣告、有出席競選活動一樣,郭臺銘也是如此,只是他受到媒體顯著報導,而這是由於他的事業成就,那麼他的助選效果也就較大,當然民進黨就害怕郭臺銘發威,恨不得他不要出聲。

  郭臺銘訴求的是經濟牌,有誰會不希望臺灣的經濟好呢?經濟好,人人受益,經濟差,人人受害,這是再簡單也不過的道理,所以民進黨極力在選舉中鼓吹改變,問題是會改變到什麼方向、什麼情況去?臺灣的經濟發展已和大陸密不可分,也就是從大陸獲利良多;各個城市、不少農村地區和大陸的交流都愈來愈多,所以“九合一”選舉雖屬地方性質,仍與兩岸關係分不開。

  這就是為何郭臺銘指出,“地方選舉還是和兩岸關係有關”。而處理兩岸關係不僅是民進黨的最弱項,他們甚至和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反其道而行,從而也就必然不利臺灣經濟。他們遂于這次舉中避談兩岸關係,乃至於對郭臺銘所猛打的經濟牌,蔡英文竟稱“經濟牌沒有太大影響”,流露出逃避現實大環境的心態。

  怕郭臺銘出手的人,怕的是企業界對經濟大形勢的判斷,畢竟企業界是經濟發展所不可或缺的推力和帶動者。如果現在大大小小的企業家們從年輕開始就不思創業,只是自命公民、鼓動不服從、以當街頭小霸王為樂,還會有現在的臺灣經濟嗎?當選舉中忽略經濟牌或“經濟選民”冷漠時,選舉的結果又怎會有利於經濟發展和荷包問題呢?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