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民進黨“反中”冰河開始裂解了嗎?

2014年03月19日 10:24: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民進黨“中國事務委員會”日前公佈一項有關臺灣民眾對藍綠兩黨兩岸政策意見的民調,結果顯示,民眾對民進黨最感到疑慮的還不是“臺獨”立場,而是“逢中必反”及“對中經濟政策保守”。臺灣《旺報》19日發表社評説,這項調查結果證實了一項社會普遍認知:在兩岸關係日益緊密的歷史潮流下,如果民進黨再不改變“反中”思維,調整大陸政策,最後不但不能解決執政的最後一哩路障礙,甚至黨內務實派還可能被迫出走,或造成黨的分裂。

  社評摘錄如下:

  這項民調的7項指標中,民進黨有6項落後國民黨,包括經濟政策、執行成果、交流態度、對臺灣有利、比較安心、整體政策;民進黨稍稍領先的只有社會政策。可是,這項調查結果公佈後,民進黨卻怪罪社會,認為這是“社會的刻板印象”,民進黨的直覺式自衛反射真是令人啞然失笑。

  民進黨基本上並沒有兩岸政策,如果有那就是“逢中必反”,只要和中國大陸有關的事一律反對,而且反對到底。“逢中必反”的“必”字就反映了不理性的態度,代表著不問是非,只問立場。所有兩岸關係的議題一律反對,這就是民進黨的兩岸政策。大陸涉臺人士陳雲林、張銘清來臺,民進黨民代發動“如影隨形”抗議;對於兩岸相關的法案,包括《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中陸配來臺居留期限、陸生權益的保障,也是能限縮就限縮,完全與民進黨的基本人權理念相違背。

  反映在法案審查的不理性現象,在《服貿協議》尤其明顯,臺灣民眾就是不懂為何“臺星經貿協定”、“臺紐經濟合作協定”民進黨可以全力支援,而“兩岸服貿協議”卻要在“立法院”全面杯葛,不惜焦土抗爭。

  臺灣經濟要發展、要國際化、自由化,如果連服貿協議都不接受,又如何讓國際相信臺灣有誠意開放?這種不理性呈現在政策上的作為,也是造成民眾認為民進黨的兩岸政策對臺灣不利、讓民眾不放心的主因。

  兩岸關係難道沒有任何交流互動的必要性嗎?民進黨縣市長爭相到大陸推銷農漁産品,説明大陸還是臺灣主要的市場;高雄市長陳菊兩度到大陸爭取來臺參加世運會和城市論壇,説明臺灣的國際活動不能沒有大陸的參與,不僅因為大陸的體育活動在國際上活躍,大陸的城市發展多元快速,而且大陸的經濟已躍升為第二大經濟體,臺灣怎可能自外于大陸?更何況在亞洲四小龍的競爭中,臺灣遠遠落後的原因就是和大陸的合作速度和緊密度遠不如韓國、香港和新加坡。

  其實,這些理由都是常識,民進黨囿于意識形態把自己綁死,也拖累臺灣,可以説這是臺灣當前經濟發展遲滯、失業率攀升、年輕人22K的源頭。當年陳水扁執政時都還知道兩岸之間的互動不能沒有,2001年小三通正式開航、2003年第一次兩岸春節包機成行、2005年金馬地區實施人民幣小額兌換,種種政策雖然腳程不大但並沒有逢中必反。

  “逢中必反”是在民進黨失去執政權之後配合民粹、被基本教義派綁架,發展出來的行為模式,根本就是一種“鎖國式”倒退嚕的行徑。

  民進黨在2012年大選失敗後,已承認執政的最後一哩路就是兩岸政策,再不改變就註定繼續在野。雖然選後似乎“痛定思痛”希望“檢討改進”,但“中國事務委員會”成立了、9場華山會議也開了,結果只是做個樣子沒有實質功能,華山會議搞個不痛不癢的“檢討紀要”,完全沒有改變,民進黨的兩岸政策依然逢中必反,不動如山。

  這項民進黨自家民調出爐後,黨主席蘇貞昌説,民進黨“中國政策”的一致性和穩定性非常重要,才能讓人民跟國際社會信任。角逐新任黨主席的蔡英文説,過去民進黨給人的印象較不穩定,好像會發生不可預期的危險,要讓外界了解民進黨的態度,不應貿然調整立場與政策。

  兩人的談話還是相當保守,爭取基本教義派支援的意向明顯。只有謝長廷説得較積極,他認為民進黨要突破執政最後一哩路就是要把落後的6項指標補足。

  民進黨的這份民調揭露了該黨兩岸政策的盲點,如果不能改變民眾對該黨“逢中必反”的印象,民眾就不會放心把政權交給民進黨。其實民眾會産生這樣的印象也不是憑空亂想,而是民進黨長期作為累積的結果。要改變這樣的形象必須要有具體的作為,擺在“立法院”的服貿協議、兩岸人民條例陸生陸配的權益保障,就不應該再杯葛,這是扭轉“逢中必反”最立即可行的作為。其次,在這次黨主席改選中,參選人都應該具體提出兩岸政策主張,讓民眾看看民進黨是否有決心改變。

  “逢中必反”是民進黨跨向對岸的最大障礙,也是邁向執政的最大阻力,民進黨願不願意改變就看主事者和支援群眾有沒有決心搬開這顆擋路石。民進黨中央主動公佈這項民調結果顯示該黨“反中”的冰河已出現裂解,民共關係的春天似乎已近。

[責任編輯:趙靜]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