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蔡英文宣佈參選只是挑戰的開始

2014年03月19日 08:1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前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于3月15日宣佈參加民進黨主席選舉,正式展開與現任主席蘇貞昌的正面肉搏戰。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19日發表社評指出,一般預料,在其民調仍遙遙領先、且蘇貞昌領導的民進黨顯得死氣沉沉的情況下,蔡英文應會篤定當選。但蔡英文應切記,她當選之日就是臺灣人民開始檢驗其各項政策之時。若再有重蹈過去立場反覆、政策空洞且前後矛盾的覆轍,則蔡英文的2016之路將更為艱辛。

  社評摘錄如下:

  過往,臺灣政壇常常把蔡英文比喻成綠營的“馬英九”,亦即兩人皆有強烈的學者性格,且有政治潔癖,少有拉派結社的派系糾結,與一般臺灣民眾對藍綠政治人物的刻板印象有極大差異,也因此兩每人平均享有極高的民意支援度。

  也許是出於對蘇貞昌領導風格的不滿,但更多的是展現自信,蔡英文回絕謝長廷“保護她”的提議,毅然決然地向蘇貞昌下戰帖,等於是把兩人的2016初選對決提前到今年5月。綠營兩大天王廝殺的戲碼即將上演,而是否會影響到年底七合一選舉、甚至是2016年的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也有待後續觀察。

  輿論對蘇貞昌這兩年的表現大失所望,認為非但沒有展現在野黨黨魁的氣勢與視野,連帶領民進黨的轉型成績都飽受批評,當然使得黨內反蘇聲浪高漲。蘇貞昌日前很氣魄地表示會對年底選舉負責,展現他“衝衝衝”的一貫作風。然而,個人表態是一回事,但能否獲取人民及黨員信賴又是另一嚴苛考驗。由於民進黨在各項民調支援度偏低,故蘇貞昌明顯沒有通過第一關。

  曾任民進黨主席的蔡英文,深知“煮飯才知廚房熱”的體驗,也才會説出“參選不是要否定任何人”的場面話,意思就是縱使將與蘇貞昌正面交鋒,也不希望兩人撕破臉,以免影響往後的派系整合。

  不過,觀察蔡英文的參選宣言,民眾似乎又看到“蔡教授”回來了,雖然認為她會擊敗現任黨主席,但仍對她能否成功地帶領民進黨重返執政深表疑惑。

  首先,蔡英文表示,“2016的候選人,決定權在社會大眾跟黨員,每一個政治人物都有責任,讓自己作為一個最好選項,但真正決定者還是選民。”這番話似曾相識,華麗詞藻符合蔡氏風格。

  試問,哪個政治人物敢説“我沒有準備好,請投給我”?要擔當重責大任不是兒戲,怎可如此耍弄嘴皮子?

  其次,也許看準了民進黨年底應該不會有太差成績,蔡英文才會願意這麼早表態參選,試圖一舉打破蘇貞昌的“總統美夢”。要知道,軟的柿子好吃,卻不見得人人滿意。連是民進黨創黨黨員的蘇貞昌都無法面面俱到,蔡英文就真的有辦法讓所有派系服服貼貼地歸順于門下?也許大家願意共同努力於2016的大選,但要每個派系為了年底地方選舉而願意放下各自地盤,除非有更大的利益交換,否則很難成功。蘇貞昌吃了許多苦頭,相信蔡英文已經略有耳聞了。

  最後,當然是民進黨兩岸路線的轉型工程。蘇貞昌“雷聲大雨點小”的成績備受社會批判,甚至連美國都看不出與過去的陳水扁有何不同。若當選黨主席,這將會是蔡英文最艱巨、也最為臺灣民眾細細檢驗的政策之一。畢竟這是她自己所説的“最後一哩路”,既然當選了,自當由自己完成。

  總歸一句話,如果蔡英文不改其模棱兩可、前後矛盾的政治投機心態,則再度于“總統大選”鎩羽而歸的可能性不是不存在的,端賴她自己的覺醒及臺灣人民的包容力。

[責任編輯:趙靜]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