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什麼是臺灣民眾殷殷企盼的新年氣象?

2014年02月05日 18:04: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聯合報》2月4日發表社論説,過完充滿虛假、有志難伸的蛇年,邁入象徵朝氣與活力的馬年,在開門迎財神的初五開工日,相信馬英九的馬年春聯所書“萬馬奔騰、百業振興”,正是臺灣民眾所殷殷企盼的新年氣象。

  社論摘錄如下:

  展望臺灣的馬年政壇,由於年底要舉行“七合一”選舉,全年必將處於朝野政治明星傾巢而出、熱烈攻防的動態格局,無處不是政治人物的走秀場、賓士地。然則,卻也因藍綠長期對峙及成王敗寇的宿命,以致政壇的“熱烈”景象帶給臺灣人民的感受幾與“動蕩”同義;對於等待振興的民間百業來説,前景又未必能讓人樂觀期待。

  馬英九身為臺灣的最高領導人,未能好好把握2013年的“選舉空窗期”開創政經新局,何其可惜!展望他所剩的有限任期,要求在經濟上迅即獲得重大突破,進而讓人民有感,可能性不高。馬英九才出訪返臺,或許自認“外交”成績勝過前幾任,但幾年“活路外交”走下來,當年新意早成陳腔濫調,又有多少人能體悟兩岸不搞“撒錢外交”的可貴?

  新春伊始,臺灣“陸委會主委”王郁琦將首訪大陸,與大陸國臺辦主任張志軍會面,這次會晤能否一舉為兩岸脫去“白手套”、建立官方溝通渠道,將具重大政治意涵。與此同時,輿論也將拿著放大鏡檢視兩岸關係邁向新紀元過程中的所有細節,找出是否潛藏著犧牲臺灣利益的魔鬼。

  直言之,馬英九若想求歷史定位與評價,恐只剩下兩岸能否在政治上有所大突破這片“藍海”。相對而言,這也是最能考驗馬英九智慧與能耐的頭等大事,搞定了,臺海和平、留名青史;辦砸了,拖累臺灣、遺臭萬年。

  相較于藍營的“領頭馬”極力尋求擺脫低民調之計,綠營方面,隨著民進黨主席之爭浮上臺面,黨內派系勢必經歷一番暗地結盟、乃至公開對決的盤整期,也為來年誰將代表出馬角逐2016寶座打一場前哨戰。

  看蔡英文製作的馬年春聯“善緣雲雧”,訴説的何嘗不是各路有意大位者的內心想望?隨著藍綠六市首長、縣市長等提名人選陸續底定,這些將在馬年政治擂臺上奮力拼搏的戰將,誰不盼望一路多聚善緣累積最後廝殺拼搏的實力!

  選舉帶有極大戲劇張力,勢將讓今年政壇熱鬧喧騰。但相對而言,臺灣在馬年必須擺脫政務“逢選舉必停滯、扭曲”的宿命,百業盼藉以振興,確是極大挑戰。去年此時新舊“內閣”人事交替,馬英九任命一甲子以來最年輕的“閣揆”江宜樺,自是希望新人新政,帶領臺灣邁入新境界。無奈人算不如天算,高層殷盼去年能完成“核四公投”、軍公教勞年金改革案、兩岸服貿協議等能順利在“立院”闖關;但因在野黨杯葛及自家人窩裏反,竟然一事無成,還真應了“虎頭蛇尾”一語。

  今年高層勢必也將持續“換人換手氣”的思維,改組“內閣”為戰鬥、選舉“內閣”。但畢竟換人戲碼已不新鮮,且顯無太多實益。根本之道,仍得仰賴落實財經政策。唯隨著投票日一步步逼近,朝野可能一步步走向零和賽局,那是否會拖累拼經濟佈局,便有待保留。於此馬首初揚之際,相信各行各業無不企盼能如駿馬般奮力嘶鳴、吐盡積鬱,全力衝刺開創新局。卻也須提醒臺灣民眾,無論是兩岸關係或是國際經貿談判,唯有賴全民團結一致、凝聚共識、齊心對外,才能鼓足飽滿的動力!

[責任編輯:趙靜]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