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金馬奔騰 期許兩岸共創中華盛世

2014年01月31日 15:42: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中國時報》1月31日發表社論,開篇即向兩岸民眾拜年:恭喜恭喜!今天是農曆春節的大年初一,家家戶戶團圓歡聚,男女老少拜年賀歲,一起開心迎接奔騰躍動的馬年來臨。我們在此敬祝大家身體健康、闔府平安、萬事如意,好運旺旺來!

  社論摘錄如下:

  對所有華人來説,農曆年是最重要、意義也最深遠的一個節日,久違的家族溫馨相聚,共用豐盛的團圓飯,彼此交換新年祝福,享受充滿溫情的歡樂時光。在臺灣、在大陸、在世界各角落的華人社會,都可以聽到同樣親切的恭喜聲,看到同樣的張燈結綵,小孩向大人作揖拜年討壓歲錢,電視賀歲節目傳來同樣的歌曲,許多人吃完飯還都打起了麻將。年節時分,同聲一賀,最能看出兩岸在文化血緣上是如此接近。

  這些相同的文化內涵,是兩岸共同分享的珍貴資産。因為同文同種,有著相同的語言、文字、傳統、習俗與觀念,兩岸華人內心深處,都奔流著同樣一道綿延數千年的中華歷史血脈。這深深流動的血脈,既是兩岸的共同根源,也是雙方藉以理解彼此、分享理念的基礎,更是相互攜手共創未來的出發點。

  自1949年以來,兩岸分別走上了不同的發展道路。隨著時間的推進,雙方在政治體制、經濟模式、社會發展、文化創意等方面,逐漸演變出具有各自特色的面貌,但都在往前進,而且彼此間的距離愈來愈接近。

  隨著兩岸開放交流,雙方不只經貿投資往來蓬勃興盛,民間各領域的接觸互動,無論是在通婚、觀光、求學乃至演藝等各方面,都日益擴大深化。周傑倫的歌,可以從臺灣傳唱到大陸各個角落;一部《後宮甄嬛傳》,可以在臺灣掀起熱潮。臺灣到大陸工作求學者眾,大陸來臺灣旅遊參訪也迅速增加。拉長視野來觀察,現在臺灣與中國大陸交流之盛、之深、之廣,都遠遠超越了歷史上任何時期。

  這樣密集大量的互動,對兩岸而言,不只共蒙其利,還可以共創其利。在資金往來、産業交流的過程中,彼此相互截長補短,善用對方的強項,各自開發出更多的成長動能,也為兩岸民眾創造更多就業機會。隨著民間各項交流持續進行,雙方對彼此的了解逐漸增加,不僅有助於溝通理解,也因為不同社會文化的激蕩,在各自引發省思之餘,進一步迸發出意想不到火花。

  對兩岸關係來説,如此蓬勃的良性互動,不只保障了現在的和平環境,為雙方的繁榮發展提供穩固基礎,也可以在彼此切磋、刺激、相互借鏡下,創造出共同的榮華盛景。兩岸政經體制有不同之處,前進的道路也不同,但臺灣的發展經驗,仍然有許多足以供中國大陸借鏡之處。

  近年來中國大陸的崛起深受國際矚目,但也引發若干國家的疑慮,造成中國大陸外部環境更加困難。如果中國大陸在順利蛻變為一個成熟富足的文明大國過程中,和平的兩岸關係成為中國與世界關係的建設性因素,將不僅有助於亞太和平繁榮,兼具中華文化與西方價值觀基礎的臺灣參與中華圈的構成,應可産生很好的觸媒作用。

  因此,對於中國大陸的崛起,臺灣不但樂見其成,還應該予以善意支援,需要時,還可以適時分享經驗、提供建議。雖然長期以來,兩岸在若干敏感政治議題上始終有歧見,但兩岸淵源千年,在這個世界上,再沒有一個地方,在文化核心的部分,像大陸和臺灣這麼相近又相通的了。既然如此,有什麼不是可以用持續的耐心與善意來尋求化解的?

  我們希望看到的,不只是現在的和平繁榮,不只是我們這一代人的生活富足,更希望能為下一代經營一個更好的生存環境,讓家園成為更幸福的國度,這是我們對下一代的愛與責任。今天,海峽兩岸及全世界各角落的華人,都在慶祝馬年的來臨,當長輩們將紅包發給小朋友時,不都是衷心期盼著孩子們有個光明美好的將來?而這樣的將來,兩岸可以共同打造,如果它夠大夠豐富,就足以容納我們所有人的夢想。

  千年的春節傳統,牽起無數家族的手,也牽起兩岸及世界各地華人的共同源頭。在馬年飛躍而來的此時,我們為兩岸民眾及全世界各角落的華人獻上最誠摰的祝福,也期許兩岸關係及全世界在新的年度裏和平奮進,再創高峰。

[責任編輯:趙靜]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