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美國人不喜歡鳩山 為何喜歡安倍?

2014年01月17日 10:11: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香港中評社17日發表社評説,近期以來,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一言一行讓周邊國家困擾。安倍一副豁出去了的架勢不僅將中日關係搞得一塌糊塗,也把韓日關係搞得日漸僵化。但是,美國人對安倍晉三很喜歡。相比過去被美國人施加壓力趕下臺的前首相鳩山由紀夫,一個喜歡與一個不喜歡之間,我們看得到美國的戰略利益何在。

  文章摘編如下:

  據報道,本月6日,面對世界多國集體出聲批判參拜靖國神社一事,安倍卻再次肯定自己的參拜行為,並否定了建設其他設施取代靖國神社的説法。7日,中日軍機再度在釣魚島上空激烈對峙,日本再次明晃晃地挑釁中國的領土主權問題。毫無疑問的是,安倍政府已經根本不對自身魯莽的行為表示歉意,反而愈加為之。在眾國眼中,安倍內閣領導下的日本已經成了一頭瘋牛,亂嚷亂撞,顯然已經不受控制。

  從推行積極和平主義、強調解禁日本自衛權,到放言修憲、參拜靖國神社,安倍去年在外交安全上的動作令人眼花繚亂,但細數下來,有哪一項是真正代表了日本成為“地區和平大國”的動作?安倍的言辭,向來是荒唐無考,但令人憂心的是,安倍已經盲目到無法辨別自身的對與錯,一味將自己的喜好架在全日本和全亞洲地區國家的頭上,不管不顧,肆意妄為,大大損害了國際之間的正常關係。

  社評説,現在,國際上乃至日本內部,都在議論,或許唯有安倍下臺,才能解除日本製造的亞洲安全僵局。但是,安倍最終會否下臺,需要美國人決定。

  其實,在逼迫日本首相下臺上,美國有先例。鳩山由紀夫便是半個世紀以來首次栽在美日安全事務上的日本首相。2009年他上臺後採取更加獨立於美國的姿態,建立以歐盟為範本的新東亞共同體。這讓美國頗為惱火,於是不斷就普天間基地搬遷問題向鳩山政府施壓。日本國內對美軍基地的反對聲浪也是愈發高漲,在內外共同的壓力下,2010年5月30日社民黨宣佈退出聯合政府,鳩山內閣支援率跌至17%。鳩山最終束手無策,2010年6月2日被迫辭職。

  但是,我們對鳩山由紀夫要有客觀的肯定。鳩山由紀夫承認侵華事實,承認釣魚島存在主權爭議。對於靖國神社問題,鳩山歷來反對首相參拜靖國神社,2009年大選前曾再度明確表態稱,如果成為首相,決不參拜靖國神社,同時將約束閣僚的參拜行為。

  溫和有序的鳩山由紀夫因為得罪美國人的戰略利益就被迫下臺。狂躁無序的安倍晉三得罪東亞至深,為何就仍然深得美國人的寵愛?無他,安倍晉三處處表現出唯美國人馬首是瞻的姿態,卑躬屈膝,他現在的所作所為,有助美國實施強硬一些的遏制中國的戰略。美國人不由得不喜歡。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