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觀光客突破800萬 臺旅遊業宜乘勝追擊

2014年01月07日 15:5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2013年最後一天,臺灣桃園機場傳來歲末大禮——第八百萬人次來臺觀光客現身。對此臺灣《中華日報》發表社論説,觀光已成為臺灣重要産業之一,在年度八百萬人次達陣之後,旅遊業者應籌謀乘勝追擊,配合臺當局相關配套政策,將來臺觀光客人數推向另一個高峰。

  臺灣四面環海,在3.6萬平方公里的島嶼上,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峰多達258座,周圍還有澎湖、蘭嶼、綠島等離島,自然生態豐富;獨特的自然景觀與人文環境,加上位居東亞交通樞紐,本來就相當適合發展觀光産業。

  過去臺灣經濟發展戰略,偏重製造業之推展,忽略無煙囪工業——觀光業的開發,美麗寶島“養在深閨人未識”,在上世紀80年代以前,僅有1976年至1978年赴臺旅客人次以兩位數成長。民進黨執政時期,提出“觀光客倍增計劃”,但兩岸關係陷入低潮,以致事與願違,2000年赴臺觀光客為262萬餘人次,2008年則為384萬人次,成長了將近4成7,但距離倍增仍遙不可及。

  馬英九就任之後,臺當局“行政院”提出“六大新興産業”計劃,其中包括“觀光拔尖”方案。觀光拔尖以特色臺灣、美麗臺灣、行銷臺灣、友善臺灣、品質臺灣五大面向,提升臺灣觀光産業國際競爭力,計劃期程由2011年延長至2014年,運用兩岸直航及臺灣特殊自然、人文與社經資源優勢,發展臺灣成為東亞觀光交流轉運中心及國際觀光重要旅遊目的地。

  至去年底,此一計劃已推動了將近5年,在臺當局展現強烈企圖心,以及觀光業者共同努力推動之下,已見到豐碩的成果:800萬人次觀光客,已較2008年倍數成長;去年觀光外匯收入可望達到3742億元台幣,較2010年的2759億元多出將近1000億元。

  就觀光客來源地分析,去年中國大陸觀光客超過275萬人次,年成長率約6.6%;日本觀光客超過140萬人次,與前年持平;港澳觀光客110萬人次,成長率近9%。值得注意的是,回望2004年,大陸來臺觀光客僅1.92萬人次,加上交流等各項名義入境的大陸人士亦僅約14萬人次,與2011年後每年動輒突破200萬人次相比,簡直判若雲泥。

  年度觀光客人數突破800萬人次之後,馬英九強調,“臺灣能走出去,世界走進來,這是興旺的象徵”,“行政院長”江宜樺也期勉各“部會”齊心拼觀光,今年以900萬人次為目標。觀光旅館公會理事長賴正鎰更雄心勃勃地表示,期望2016年突破1000萬人次。以目前發展態勢來看,此期許並非“不可能的任務”,只盼臺當局與業者同心協力,攜手將臺灣打造成世界級的觀光島。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EF)統計,2011年臺灣觀光外匯收入僅佔GDP的1.8%,相較于鄰近的港、泰、馬、新,臺灣觀光産業仍然落後許多,此時正是迎頭趕上的絕佳時機。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