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臺媒:得道多助為中華民族復興之路

2014年01月07日 14:37: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新年伊始,東北亞局勢仍舊緊張,日本安倍首相前去參拜靖國神社,執意進一步修改教科書,中國大陸不惜奉陪到底的重話已經出口。臺灣《中國時報》7日發表社論説,在中日雙方民族主義情緒高漲的情況下,不管是從大局出發或是現實利益考量,我們還是要懇切呼籲相關各方,兵兇戰危,死生大事,一切還是要以和為貴,任何一方都不應小不忍而亂大謀,而損害了國家發展、民族利益及區域安全。全文摘編如下:

  社論説,物有本末、事有終始,東海爭議起源於日本將釣魚臺國有化,雖然日方辯稱動機單純而善良,但自己的善意事前未見溝通、事後又不能讓人接受,當然就會引發猜忌,而且現狀一經破壞即難恢復。中國大陸先後劃出領海基線及防空識別區,派出海監、漁政船前往釣魚臺海域執行公務。日方則是祭出安保三箭,明白把中國視為最大的國防威脅,並且分赴美、澳、東協爭取國際支援,而安倍去年底祭拜靖國神社的舉動更是蓄意挑動中方最敏感的神經,難怪中國外交部要將安倍列為不受歡迎人物。

  社論認為,當前最重要的是,所有涉案的相關國家都不要送出錯綜複雜、前後矛盾的訊號,避免任何一方誤解、誤判局勢,畢竟在理性的層面上,中、日雙方,甚至美國都沒有蓄意製造衝突的絕對必要,萬一事態失控這將會是一個雙輸、三輸、多輸的最壞局面,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從中漁利。從邏輯上推敲,許多人相信美國想要挑起中、日衝突,從而破壞中國現代化的進程,但這種火中取栗的作法風險太大,美國未必承擔得起不可預知的後果。

  若説解鈴還需繫鈴人,於今之計,中國當然不能接受日本把釣魚臺國有化,中國大陸已經劃定、設立的領海基線、防空識別區當然也無撤回之理,日本可以不承認大陸的防空識別區,它想要建立正常國家的意圖雖然可以理解,但東京好歹還是要坦誠面對其過去的歷史,祛除亞太國家對其重返軍國主義的疑慮,尤其是日本必須理性面對已然成長茁壯的中國大陸,務實處理靖國神社中所供奉的二次世界大戰戰犯問題,避免觸動尤其是中、韓兩國的歷史傷痛,然後大家再在當前現狀的基礎上,用外交的方式來徐圖解決之道。安倍的空言、大話只會增加問題的複雜性,多説好話、多做實事、莫為已甚,應為當前緩解衝突之道。

  社論説,今年是甲午戰爭120週年,百多年來中國人受盡了欺淩,舉國上下莫不以尋回曆史的光榮為職志,如今中國大陸成長茁壯已成事實,不但基本解決了挨打、挨餓、挨罵的問題,還有餘力為世界的和平發展、經濟的繁榮做出一定程度的貢獻,今天應該在維護國家主權、保護國民安全、追求經濟發展之餘,以實力為基礎,學會輕聲説重話,用更文明的方式來解決問題。美式胳膊粗、棍子長的霸權作風並非中國政治文化的一部分,上兵伐謀,得道多助,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上上之策。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