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莫讓臺灣農業持續發展落空

2011年10月10日 14:34: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民進黨臺灣地區領導人副手參選人蘇嘉全的農舍問題愈演愈烈,臺灣《旺報》10日發表評論文章説,有心要競逐高位的人,必須以高於庶民的標準自我要求,繼續硬拗只會讓選民觀感更差。 

  文章指出,前些日子一些島內建築商于農地上搶建“一坪農舍”、“狗籠農舍”再改建成豪宅轉賣獲取暴利的投機行為,引發社會輿論批評。為平息眾怒,臺當局相關主管部門擬出臺法規,希望對農地及農民土地利用空間予以嚴苛管制,避免優良農地流失。 

  文章説,臺灣耕地面積有限,卻有高達22萬公頃的農地處於休耕與廢耕狀態,不僅造成資源浪費,每年還要編列數百億休耕補貼經費,對公共財政是一大負擔。目前農舍濫建已影響農業生産環境的完整性,臺當局除規劃外,應檢討現有法令,嚴格落實農地分級分區管理機制。 

  對於規劃為優良之農地,本于保護糧倉需要(非補貼弱勢産業),應該給予擁有這些土地的農民應有的回饋,並設立各類專業區,輔以生産技術、産銷等全面性輔導,讓他們的所得可以高於一般家戶所得,使務農不再成為最不得已的選擇。 

  非屬優良之農地,基於實際從事農業生産收入難以維持生計,若農民願意放棄經營農業,政府可允許變更地目做他用,唯事先須提出整體規劃案送相關單位審查通過後,再課以適當的土地變更增值稅,採專款專用方式,作為改善優良農業區內基礎設施、相關補貼、穩定農産價格、農産品衛生安全檢驗、農業保險、貸款差額補貼等經費的來源,才是正解,否則島內農業持續發展的願景終將是一場空。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