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美國之行曝露蔡英文當前困境

2011年09月19日 10:1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中國時報》19日發表社論指出,民進黨臺灣地區領導人參選人蔡英文這一趟美國行,臺灣選民最大的收穫是,她終於對“臺灣共識”提出一些説明;可惜的是,這一連串的説明不但非常模糊,而且是三日一變,這凸顯的不但是蔡英文的困境,也曝露民進黨還是無法面對長年無解的兩岸罩門。  

  首先還是要表達一點遺憾,蔡英文自從月前在島內提出“臺灣共識”以來,從未予以闡釋,她的首度説明竟然不是對著臺灣民眾,而是在華府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演説時提出,“臺灣共識”竟要先對著美國人説,這豈是尋求“臺灣共識”之道!  

  其實,不只是發表的場所怪異,內容也頗為詭異,她表示,未來若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將透過“立法”將“臺灣共識”變成法律,讓不同政黨的執政都能維持一定的穩定性。在這一段談話中,原該談“臺灣共識”實質內容的,蔡英文卻以程式語言來表達,潛臺詞還是在批評馬當局的“九二共識”是國共兩黨的協議,並非臺灣人民的共識,因此她如果當選,要另將“臺灣共識立法”。  

  蔡英文丟出的“臺灣共識立法”可説是治絲益棼,三天后她在紐約舉行訪美記者會,則以一連串的否定來説明“臺灣共識”:不是簡單的民主多數決、不是普通的“立法”或公共議題、不是單純的島內議題,也牽涉和中國大陸協商往來;這一段説法不但和三天前的“共識立法”前後矛盾,而且還是沒説出何為“臺灣共識”,她的語言不但是程式性語言、而且相當抽象,“臺灣共識就是把不同理念的相同點找出來,或是透過相互妥協找出大家都能接受的部分”。  

  坦白説,這番話如果出自宗教界或輿論界,可算恰如其分,但蔡英文畢竟是參選臺灣地區領導人,在這場攸關重要的選舉中中,她可不是第三者,作為臺灣最大在野黨的參選人,她必須要提出具體可行的政見,可不能説:等你們都討論好了,再告訴我“臺灣共識”是什麼!她那一番“如果我現在就告訴你‘臺灣共識’是怎樣的話,那就不會是經過民主過程所産生的東西了。”可説是完全違背政黨領導人的責任。  

  臺灣當前最關切的是如何在擱置“統獨爭議”前提下,兩岸可以正常交流互動;馬英九當局“九二共識”最大的優勢在於,至少可透過“一中各表”來取得兩岸默契,然後才能在此一基礎上建構對人民有利的兩岸關係;相較起來,當馬當局已經進展到“不統、不獨、不武”的階段,蔡英文卻還在尋求化解“統獨”爭議時段,看來,馬英九當局已經達到某種臺灣共識,蔡英文卻還在尋尋覓覓。  

  蔡英文之所以無法提出具體政見,最大的困難在於,她一方面要拉攏溫和的中間選民,不能一昧“仇中反中”。偏偏她也不敢得罪深綠選民,在這些選民心目中,只要和對岸往來就是“傾中賣臺”。民進黨及蔡英文抨擊“九二共識”是虛構的,這其實是託詞,人類許多制度安排都是虛構的,當李登輝提出“兩國論”時,何嘗不也是一種創造、虛構。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