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兩岸沒有“九二共識” 怎能和平發展

2011年09月16日 19:3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中華日報》16日發表評論説,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在美國舊調重彈,聲言“必須先有‘臺灣共識’,再去和中國大陸談判”。正在美國訪問的蔡英文,日前在華府演講。演講時一再批判“九二共識”,認為“九二共識”是虛構捏造的,不僅基礎脆弱,更不足以做為兩岸長遠廣泛關係的堅實根基。隨後記者提問:如何向美方保證在沒有“九二共識”的前提下,兩岸仍能確保和平穩定?蔡英文答稱:“九二共識”是國民黨和共産黨之間的協議,不代表全體臺灣人可以共同接受,必須先有“臺灣共識”,再去和中國大陸談判。

  對此,《中華日報》指出,作為臺灣地區領導人參選人,蔡英文顯然希望向大陸及美方釋放“民進黨的政策是穩健而平衡的,民進黨不會採取極端或激進路線”訊息,試圖讓美國相信,一旦她當選,將會致力維持臺灣與大陸互動的“可預測性”及“一致性”。蔡英文的説法依舊不脫“美麗的辭藻”,但作為立論基礎的觀點卻毫無説服力。

  “九二共識”是國民黨執政時期的産物,但不是國共兩黨所做的片面協議,而是兩岸當局正式授權海基會與海協會所達成,當然就是“兩岸共識”,多數人對此早有定見。一九九二年以後,“九二共識”一直是兩岸協商談判的基礎,更是兩岸關係朝向和平發展的關鍵。蔡英文卻昧于現實、否定事實,如果她真的執政,兩岸交流必將頓失憑依。

  蔡英文所謂的“臺灣共識”,目前根本不存在,無異是一種虛擬情境,她既提不出具體的內容,也無法保證國民黨會認同,更無法説明大陸一定會接受的理由,只是強調“不會太激進,內容比較溫和”,沒有共識就“繼續談、繼續磨”。惟在“臺灣共識”不可能形成卻又否定“九二共識”的情況下,要推進兩岸關係無異癡人説夢。

  再者,蔡英文所謂“臺灣共識”立法,可使不同政黨執政都能維持一定的穩定性。在邏輯上根本不通,在現實上也不可能,因為島內朝野兩黨認同南轅北轍,怎能對“臺灣共識”達成共識?立法又怎麼可能通過?何況,“臺灣共識”可以和“臺獨共識”畫上等號,如用法律框定“臺獨”走向,勢必引起更大爭議。

  蔡英文兩岸政策採取政經分離,一方面否定“九二共識”,一方面又概括承受ECFA,而以“臺灣共識”取而代之。這種一廂情願、不切實際的想法,無法説服中國大陸,也難以使美國消除疑慮,充其量只是“説給自己爽”而已。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