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臺灣共識”混淆視聽 難掩“臺獨”本質

2011年09月19日 09:21: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蔡英文在兩岸問題方面的一系列言論,除了她和民進黨自我感覺良好外,各界無不憂慮。“臺灣共識”言論更是遭到各界質疑。香港《大公報》17日發表評論指出,“臺灣共識”不過是島內“臺獨”分子用以破壞兩岸關係的口號,蔡英文竟稱之為“主流民意”,根本是想混淆視聽,掩飾其“臺獨”本質。

  評論摘編如下:

  蔡英文在兩岸問題方面的一系列言論,除了她和民進黨自我感覺良好外,各界無不憂慮。最近受惠兩岸和平紅利的島內漁農業人士和臺商紛紛呼籲蔡英文不要打模糊仗,應對未來如何與大陸交往説個明白。

  對於島內民眾的憂慮,蔡英文可能會“喊冤”,辯稱“不是已經推出‘臺灣共識’了嗎?”不錯。蔡英文在否認“九二共識”後,最近在美國大談“臺灣共識”,聲稱以此作為與大陸交往的政治基礎。對於“臺灣共識”為何物,她説要等到上臺後,再與各黨派商討,凝聚共識。不過,到底如何協商、若協商失敗以及如果兩岸無法接受“臺灣共識”,臺灣又應如何與大陸交流,蔡英文都避而不談。如此看來,蔡英文一旦上臺,兩岸關係的發展必充滿變數,臺海局勢將動蕩不安。其實,蔡英文拋出“臺灣共識”不過是虛晃一槍,借此掩飾自己端不出切實可行的兩岸政見的窘態。所謂“上臺後凝聚共識”,等於是要選民給她一張空白支票,金額多少,讓她上臺後再自行填寫。試問,天底下哪有這樣便宜的事?

  “臺灣共識”其實並不是蔡英文創造出來的新事物,早在10年前民進黨首次“執政”,陳水扁就玩過這樣的把戲。2000年8月扁上臺不久,即成立“跨黨派兩岸小組”,討論臺灣方面處理兩岸關係的立場和原則。然而,該小組雖美其名曰“跨黨派”,但實際受制於民進黨代表,“跨黨派小組”名存實亡。最後,在泛藍缺席的情況下,該小組依然推出所謂的“共識”——“三個認知,四個建議”,條條框框不少,但對於“一中原則”絲毫未有觸碰,不要説大陸不接受,連民進黨民意代表也説“這是沒有結論的結論”。來年,陳水扁就拋出“一邊一國”論,後來更大搞“去中國化”運動,足見成立“跨黨派兩岸小組”不過是一場配合扁表演的鬧劇。如今蔡英文還要走陳水扁的老路,難怪輿論對她惡評如潮了。

  沒有“九二共識”,兩岸協商必受影響。顯然,用“政經分離”的思維來處理兩岸問題是行不通的。兩岸關係的本質沒有改變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的事實。“臺灣共識”不過是島內“臺獨”分子用以破壞兩岸關係的口號,蔡英文竟稱之為“主流民意”,根本是想混淆視聽,掩飾其“臺獨”本質。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