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綠營冷眼旁觀“臺灣共識立法”

2011年09月19日 08:4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在美國拋出“臺灣共識立法”主張,遭到外界強烈質疑。民進黨內也乏人幫襯。香港中評社今日發表社評指出,民進黨要角、黨籍民代對“臺灣共識立法”顯然都很陌生,閃亮的舞臺上就只有蔡英文一人,各派系都已望向“後蔡英文時代”的民進黨發展軌跡。

  社評摘編如下:

  一再回避兩岸議題的蔡英文在美國拋出“臺灣共識立法”主張,遭到外界強烈質疑,她單兵作戰,沒有前鋒也無後衛,民進黨內乏人幫襯,也沒人敢隨便出手敲邊鼓,綠天王更是冷眼旁觀。閃亮的舞臺上就只有她一人,天王們充斥坐等“後蔡英文時代”來臨的氛圍。 

  蔡英文“訪美行”已結束“面試”,美方官員私下對媒體的評論,和民進黨自我評價有相當大落差。她帶著“十年政綱”“赴美”,鬧得沸沸颺颺的“臺灣共識立法”是怎麼出來的?有待進一步解密。但觀察近日發展,民進黨要角、黨籍民代對“臺灣共識立法”顯然都很陌生,綠委在搞不清楚蔡的本意之前,都不敢隨便詮釋。 

  迄今僅有算是民進黨外圍的前陳水扁辦公室主任陳淞山以及“獨派”大佬姚嘉文都試著去描繪“臺灣共識”的形貌。但這是否就是蔡英文的本意,他們也不確定,他們的解讀基本上還是不脫“瞎子摸象”。蔡英文東閃西閃終究要面對,她到底是認同“一中”還是“一邊一國”?以及“臺灣共識”要如何形成,是“選舉”還是“公投”? 

  從上述現象可以看出,“臺灣共識立法”不脫蔡英文的一人決策,身邊的人根本搞不清楚。這種操作之於無比重要的兩岸議題,草率到近乎不可思議,按常態作法,在選戰過程要拋出這麼重大論述前,一定要經過內部討論,有明確內涵、説帖,形成統一口徑。在激烈的選戰中,此一模式有助於在對手抨擊時,發言人部隊可以快速反擊,透過媒體把正確的訊息講清楚。 

  但現在,什麼叫做“臺灣共識立法”都在蔡英文一個人的腦子裏,民進黨內其他的人怕講錯惹麻煩,索性不碰,而蔡自己也講不清楚。更重要的是,黨內那些身經百戰的大佬、天王也看清這絕對是一個會被打爆的議題,諸如蘇貞昌、謝長廷、遊錫堃等人近露面被媒體追著問時,多是隨便敷衍帶過,沒人想跟進跳進旋渦,陪蔡英文玩。 

  蔡英文是民進黨創黨以來學歷最高的臺灣地區領導人候選人,歷任臺灣行政主管部門副負責人,臺灣大陸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臺灣安全委員會諮詢委員的她,也是兩岸問題專家。這樣的背景讓民進黨以及其競選團隊在擬定兩岸論述時,都是她説了算,沒人敢挑戰她,一人決策的結果就像現在這樣自我感覺良好。因為主席太強大了,其他派系幫忙輔選,就僅止于搖旗吶喊,蔡不想讓其他人插手太多,其他人也樂得清閒。 

  蘇貞昌、謝長廷的表現尤其明顯,蔡英文給他們每人都挂上一個“總”字頭的輔選頭銜,實際上,就只是一個頭銜而已。綠營內部批評蔡總部亂糟糟的言論,陸續見諸媒體,有人更點出各派系是借著為蔡輔選在練兵,各懷鬼胎。講得更現實的,各派系都已望向“後蔡英文時代”的民進黨發展軌跡。根據維基解密公佈的美國外交電文,連蔡英文都自認2016年對民進黨的機會更大。 

  蔡英文的“臺灣共識立法”在她結束“訪美”行程返臺之後,相信熱度會很快消失,因為談兩岸對她不利,説不清楚的“臺灣共識”尤其不利,她必須趕快轉移方向,尋找其他戰場。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