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臺媒:大陸游客個人遊對臺灣利多於弊

2011年06月20日 10:2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大陸游客赴臺個人遊確定從本月二十八日啟動之後,立即成為熱門話題,但在各地競相推出優惠措施,希望爭取更多陸客之際,綠營卻不斷散播“陸客效應可能不如預期”,且有諸多負面影響之説,6月19日,臺媒《中央日報》網路版對此發表評論文章指出,大陸游客赴臺個人遊對臺灣帶來影響究竟如何?頗值深入探討。 

  文章説,大陸游客赴臺個人遊初期只限北京、上海、廈門三地,每天僅開放五百人,全年不過十八萬二千五百人,相較于大陸去年出國五千七百四十萬人次,不過千分之三,儘管如此,市場預估至少可以創造新台幣一百八十億元的商機,但綠營卻不斷唱衰,抨擊陸客“量多、質差、價低”,消費能力有限,或是聲稱陸客會導致臺灣門戶洞開,帶來安全威脅,如此指控是否符合事實?數字會説話。 

  根據觀光局統計,二零零九年赴臺陸客每人每天平均消費二百三十四美元,僅次於日本,相較美國旅客的一百九十二美元與歐洲的一百八十八美元,都高出不少;同時,陸客平均每天購物一百一十七點五美元,購買力最強;去年赴臺陸客將近一百六十四萬人,挹注臺灣經濟成長率零點二八個百分點。由於陸客源源不斷,過去兩年來,有一千五百家大型旅館裝修更新設備,投資金額達到五十四點四六億元;今明兩年完工的觀光旅館就有十六家之多,可以想見,陸客對於帶動投資、刺激消費、促進臺灣經濟成長,確實具有相當貢獻。 

  事實上,陸客的消費力目前已經是全球矚目的焦點,胡潤百富與亞洲國際豪華旅遊博覽不久之前發佈的旅遊市場白皮書指出,去年大陸有百分之九十的千萬富翁出國旅遊;大陸旅客的消費也大幅成長,比前年增加百分之九十一,陸客的購物花費更首次成為世界第一,佔全球消費的百分之十七,目前陸客不僅是歐美許多國家最大的旅遊産業來源,甚至還是日本寄望達成“觀光大國”的主要對象。 

  更重要的是,以往僅限團體觀光,頂級消費的陸客不多,開放個人遊之後,只要妥善規劃行程,必能吸引許多一擲千金面不改色的陸客;何況,臺灣的化粧品、名牌精品,比大陸至少便宜百分之十五;可以想見,個人遊後臺灣在爭取金字塔頂端的陸客,還有很大的空間;另外,臺灣也並未充分發揮潛力。以香港為例,土地面積不到臺灣的三十分之一,但陸客卻多出十幾倍,去年赴港陸客二千二百四十七萬人,僅僅購物就達四千零五十一億元,總消費更高達七千七百六十九億元,顯示臺灣如果像香港一樣,能從陸客賺到的必然更多。 

  文章最後指出,至於説到安全威脅,顯然是指大陸游客赴臺個人遊後,跳機脫隊的人可能大量增加。從統計上來看,二零零二年開放陸客觀光至二零零八年五月底,赴臺大陸觀光客二十九萬三千三百一十二人次,脫隊落跑一百九十九人,未尋獲的只有二十九人,脫隊率只有萬分之六;二零零八年六月擴大開放之後至今年四月底,赴臺陸客人數已超過二百二十四萬人次,脫隊落跑只有六十八人,目前二十八人行蹤不明,脫隊率只有十萬分之三,比起以前更少,可見只要雙方事前嚴格規範,脫隊情況不致失控。總之,個人遊對臺灣顯然是利多於弊,縱有風險也可控制,臺灣該做的應是如何提高旅遊品質,爭取更多陸客,而不是一味唱衰。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