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陳水扁的魅力全來自變態“破格”

2011年06月20日 09:29: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陳水扁人在坐牢,還有雜誌每月奉上稿費請他開專欄撰寫文章,專欄尚未出刊即喧騰社會。臺灣《聯合報》19日發表評論文章指出,問題不在監獄關不住扁,而在於民眾對扁的癮頭還沒過完。“市場至尊”的年代,這是大家的“互利共生”而已。評論直言:法律碰到陳水扁都會轉彎,是陳水扁的病態,是臺灣的病態。

  評論摘編如下:

  誰説臺灣缺乏工作機會?陳水扁人在坐牢,還有雜誌奉上每篇兩萬元(新台幣,下同)的稿費,請他撰寫每週專欄。照這個行情,陳水扁只要接下5個專欄,每月收入就跟還在當臺灣地區領導人沒兩樣了。多愜意!

  問題不在臺灣監獄關不住陳水扁,問題在臺灣民眾對陳水扁的癮頭還沒過完。看中狂人及罪犯的囈語有賣點,那是雜誌的慧眼。在“市場至尊”的年代,殺頭生意有人做;下獄領導人仍有殘余的市場價值,能榨一點出來賣錢,何嘗不是“互利共生”。專欄尚未出刊即喧騰社會,能説這個算盤打得不精嗎?

  在“言論自由”和“通訊自由”的大帽子下,臺當局法律事務主管部門要拿什麼禁止陳水扁開專欄?先前書信偷渡,陳水扁堂堂皇皇竟也出了3本書。在網站上無稿費的定期專欄,自由自在發表了那麼久;現在若因為有稿費就去禁止,如何自圓其説?

  要抱歉的,就是邱毅了。邱毅坐牢時也有雜誌約他寫專欄,卻遭所方禁止;今昔迥異的遭遇,除了怪當時是陳水扁領導臺灣,也要怪雙重標準。法律碰到陳水扁都會轉彎,是陳水扁的病態,是臺灣的病態。

  自誇“做什麼、像什麼”的陳水扁,確曾把臺灣民眾迷得團團轉。事實上,他的魅力全來自變態的“破格”:他把臺灣地區領導人的決策權標價出售,他口呼大話而自己目無法紀,他連當囚犯都要享受特權待遇。陳水扁當專欄作家,你能期待他把他用碎紙機消滅的秘密寫出來嗎?

  開欄第一篇,陳水扁不如寫如何利用坐牢休閒餘暇賺取外快。這對辛苦打拼月入不到3萬的年輕人,也許有點勵志作用。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