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民進黨還在拼對立 更顯故步自封與無計可施

2009年06月02日 14:16:00  來源:
字號:    

  臺灣地區的執政黨已經開創格局、開放視野,馬英九、吳伯雄攜手並肩拼兩岸和平,民進黨卻還在“立法院”裏挑起朝野對立,奮力阻擋重要法案。香港中評社今日發表評論員署名文章説,兩相比較,讓人看到民進黨的故步自封以及無計可施。

  文章摘錄如下,

  吳伯雄會晤中共總書記胡錦濤,讓兩岸合作更進一步推展。眼見執政黨已經走出臺灣,放眼兩岸、國際關係與臺灣經貿,但是民進黨卻在“517”遊行之後玩不出新把戲,只能守住“立法院”針對“集會遊行法”、開放陸生來臺、開放大陸廣告等兩岸法案繼續搞杯葛、對抗,拉高朝野對立面。但這些動作卻無法對民進黨有加分作用。

  尤其吳伯雄這趟大陸行,對於ECFA的簽訂有探路的作用,下半年兩岸兩會將針對經貿為主的ECFA進行討論,這是實質的經濟架構,民進黨卻提出與年底縣市長很可能挂勾的ECFA“公投連署案”。雖然兩者都是具有政治目的性,希望爭取各自的認同者支援,但在連ECFA的內容都未定之際,民進黨的“公投連署案”難免會落入為反對而反對的思考中。

  至於民進黨對於吳伯雄在大陸的談話一再挑毛病,像是“去中國化”是一股逆流,吳説這番話也沒什麼不對,若非如此,為什麼民進黨要在陳菊“登陸”後調整兩岸政策,甚至考慮開放黨公職赴大陸?就是印證了“去中國化”並非趨勢,既然如此,在野黨就沒必要一再挑撥起朝野的對立。

  這時候,民進黨其實可以想想臺灣前“行政院長”張俊雄受訪時説的話,“民進黨8年執政無法繼續贏得政權,一定有值得檢討之處,民進黨主席最重要是找出人民內心深處要的是什麼?”這句話説得很明白了,民眾想要的不再是繼續搞政治對立,而是在經濟困頓之際,朝野能否拿出幫助人民,改善經濟的實際牛肉。

瀏覽精彩評論 點擊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王賽賽]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