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港媒:這樣的民進黨對得起臺灣人民?

2009年05月18日 13:57:00  來源:
字號:    

  民進黨“517”大遊行綠營宣稱成功動員60萬人,臺北市政府則宣佈只有4萬人參加。經過賣力動員,蔡英文走也走完了,嗆也嗆過了,激情過後,還是要回來面對問題。香港中評社今日發表社評指出,如何提出符合主流民意的兩岸政策,以及擺脫挺陳水扁造成的政黨形象隕落,依舊是民進黨當前最大的挑戰。光是遊行解決不了問題的。

  社評全文摘錄如下:

  儘管“517”事先並不被看好,但是在民進黨全力動員下,“517”仍然號召到數萬人上街。這其中有幾項因素,第一、這是蔡英文的“主席保衛戰”,民進黨中央過去近一個月來,投入可觀人力、物力進行動員,並祭出黨紀要求黨公職必須配合。第二、蔡英文在遊行前夕到臺北看守所探視陳水扁,陳水扁代為號召支援者集中到臺北場,化解原先南北拼場人員分散的隱憂。第三、這是“綠天王”爭食地盤的決定性戰役,無人敢不參與。第四、年底縣市長、縣市議員選舉在即,參選人紛紛利用機會造勢曝光。

  不過,從當天的場子看來,儘管蔡英文已形同“搏命演出”,效果還是有限。遊行主力部隊以中南部動員來的群眾居多,從臺北捷運系統運輸情形看來,自發性參與者,不要説與2006年“紅衫軍倒扁”盛況差很多,也不如民進黨過去的大遊行,臺北市政府估算的4萬人縱使略為保守不會相差太多。特別是晚會之後,中南部群眾陸續離去,人潮消退速度驚人,民進黨中央祭出黨紀,要求公職必須報到,在凱達格蘭大道過夜,動員得非常勉強。

  由此動員的難度不難看出,民進黨師出無名,為遊行而遊行的窘境。綠營現階段的兩大問題,民進黨完全束手無策。遊行只是興奮劑,藥效一過就沒了,遑論是藥到病除。第一,在兩岸政策上,民進黨除了“反中”、“嗆中”完全拿不出能為主流民意接受、具可操作性的論述。以臺灣目前的政治生態,“嗆中”毋寧是最廉價、最簡單的消費。要嗆誰都會,問題在於,當臺灣對大陸市場的依賴度愈來愈高,國際社會、主流民意都希望兩岸和解時,民進黨要怎麼做?

  蔡英文不能再告訴臺灣民眾“臺灣獨立”了就可以解決問題。蔡英文如果只會説這一類的話,就跟陳水扁完全沒有兩樣,也跟鄉下那些長期被“獨派”洗腦的老人沒兩樣。眼前的事實是,臺灣企業需要到大陸設廠降低生産成本,臺商需要到大陸找市場擴大營運規模。連綠營縣市長都要登陸促銷農産品、地方觀光,振興地方經濟,民進黨不能永遠把眼睛和耳朵摀起來假裝都沒聽見,經濟明明已經緩步回升,還要硬指臺灣是“民生凋敝”。

  從臺北市民對“517”遊行的冷漠態度,可以預見民進黨若不能及早在兩岸政策上提出可行的論述,快速萎縮是指日可待的。

  其次,民進黨為了“517”遊行做了一件飲鴆止渴的事,就是聲援陳水扁,遊行落幕之後,“挺扁”將成為民進黨永遠的痛。從上周蔡英文、謝長廷、蘇貞昌接連到臺北看守所探視陳水扁之後,陳水扁係馬上借力使力,努力讓“挺扁”成為“517”遊行的主軸之一。“517”處處可見“陳水扁無罪”的制式衣帽、標語。這些都是誰做的?誰埋的單?眾人心知肚明。

  蔡英文意圖靠陳水扁的力量來壯大“517”遊行,鞏固自己在民進黨內的地位,卻形同遭到挾持。明天太陽升起,民進黨就等於陳水扁,陳水扁又等於民進黨。像這樣對扁家弊案毫無羞恥地相挺的民進黨,有何資格還要號令臺灣選民投他一票?

  “扁旗”飄揚的“挺扁大隊”昨天下午從忠孝東路一路往馬英九辦公室所在的凱達格蘭大道挺進,更是極度醜陋的一幕。陳水扁家的SOGO案讓臺灣人民永遠不可能忘記,2006年“紅衫軍倒扁”遊行時刻意走到這裡,強化眾人“倒扁”決心,陳水扁去年在SOGO前參加民進黨的遊行,民進黨今年又把深綠的“挺扁大隊”放在SOGO前,除了瞧不起臺灣人民,已經很難找到其他的解釋。

  太陽每天都會上升、落下,民進黨要角昨晚夜宿凱道正好可以好好反省,這樣的路線、這樣的胡搞瞎搞對得起臺灣人民?對得起20多年來的支援者?

瀏覽精彩評論 點擊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王賽賽]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