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課徵資本利得稅 與島內股市漲跌沒有必然關係

2008年07月09日 13:56:00  來源:
字號:    

  臺當局“賦改會”成軍,揭露多項研討標的。很可惜,儘管研究範圍包山包海,但“賦改會”似乎忘了資本利得課稅。所謂“資本利得”,俗稱“不勞而獲所得”,主要是證券交易所得,以及土地交易所得,兩者現在全部免稅。
   
  臺灣《中國時報》小社論質疑,在臺灣,辛勤工作薪資所得,一毛錢都跑不掉,涓涓滴滴,全都要課所得稅。然而,炒股票、炒地皮所獲鉅額暴利,卻全額免稅。這叫什麼租稅公平?這是什麼社會正義?

  有人説,倘若課徵資本利得稅,就是打壓股市,摧殘房地産,有礙經濟發展。這根本是鬼扯淡,是有錢人唬弄窮人的把戲。二十年前,“財政部長”郭婉容宣佈課徵證券交易所得稅,股市連跌十九天之後,翻轉往上猛漲,一路漲到一萬兩千點。現在,臺灣沒有證券交易所得稅,股市卻跌得鼻青臉腫,眼看就要跌破七千點關卡。

  小社論指出,由此可見,課不課證所稅,與股市漲跌,沒有必然關係。

  十五年前,“財政部長”林振國就完成“所得稅法”修正案,訂出寬厚免稅額,並准許交易虧損抵稅等配套措施,繞過中小散戶,有條件針對法人、炒家、大戶,恢復課徵土地交易所得稅、證券交易所得稅。可惜,全案送到“行政院”後,石沉大海十五年,迄今毫無音訊。

   這一回,“行政院”成立“賦改會”,指東道西,説是要徹底改善稅制。真要改善稅制,總不能裝聾作啞,坐視資本利得繼續免稅吧?總不能再容許炒家大戶全額免稅,升斗小民錙銖難逃吧?

[責任編輯:張弛]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