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第三次賦稅改革 不要再走為政治服務的老路

2008年06月17日 10:36:00  來源:
字號:    

  臺灣第三次“賦稅改革委員會”即將成軍,各方戰鼓頻擂,先是大老闆張忠謀,拋出“富人應增稅”之説。接著,會計師放炮,抨擊臺灣富豪繳稅太少。然後,臺灣“行政院”副院長兼“賦改會”主委邱正雄,帶著“財政部長”李述德,鞠躬哈腰,參加研討會,聽取各方建言。

  臺灣《中國時報》小社論説,總算,有人講了公道話;總算,馬當局落實了扁當局的空包彈,第三次“賦改會”總算問世。然而,租稅就此公平了嗎?稅收就此充實了嗎?社會正義就此彰顯了嗎?答案恐怕並不樂觀。

  理由很簡單,自從臺灣走選舉路線,選票決定一切之後,整個租稅體制早就逸離財政範疇,成了不折不扣的政治問題。十幾年來,絕大多數稅制變革都是為了達到特定政治目的:收買人心,爭取選票。所以,只能減稅,不準加稅。

  就拿邱正雄來説,這人專業才具一等一,當年他任“財政部長”,最反對胡亂減稅。不過,邱的政治服從性也是超強,李登輝一聲令下,硬要推耗損天文數字稅收的“兩稅合一”,邱就戮力報效,把稅給減了。

  小社論認為,這次“賦改會”將來命運如何,其實還是懸繫於政治氣候。換句話説,馬當局若真把“賦改會”當一回事,最起碼,馬英九應該以個人強大政治魅力,力挺“賦改會”結論,敲掉包括“立法院”、大富豪在內的各種阻撓。倘不如此,賦改不賦改,委員會不委員會,其實也沒差,反正凡是涉及加稅的最後結論,絕難通過“立法院”與大富豪的少林十八銅人陣。

[責任編輯:張弛]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