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臺灣經濟前景看好 保持信心才能安度難關

2008年06月27日 16:01:00  來源:
字號:    

  美股大跌,加上臺灣“中央銀行”使出緊縮貨幣政策,臺灣股市經歷慘澹的一天,投資人真的急到臉都綠了!

  臺灣《聯合晚報》社論説,最近以來,真的日子不好過。股市一瀉千里,到了連馬英九都把“跌跌不休”四個字説出口的地步。今天的股市狀況,除了客觀因素影響,也顯現股民出現信心危機。此時此刻,真的需要政策加上投資人信心支撐,才能共同穩住經濟。

  “馬上”以來,受到國際大環境的影響,股市連續下跌的規模超出預期,也令很多對新當局“上臺行情”有所期待的人非常失望,甚至從失望變成焦慮的程度。但此一情況實不能全歸罪于馬當局。國際間受累于美國次級房貸風暴、油價猛漲、原物料一齊漲價、通貨膨脹一發不可收拾等因素的連帶作用,很多國家和地區都面臨“經濟風暴衝擊政治安定”的問題。如今連美國也頭痛於此一經濟危機,國會誓言打擊炒作油價的投機客,可見問題不輕鬆。

  臺灣既無法免除國際大環境的不利影響,一個月前的資金行情也只有極短暫效果,經濟現象還是要回歸基本面來考量。新政府上臺,油電價等“一次漲足”的手段不得不用,包括擴大內需等政策也不可能馬上見出效果,現在的確處於痛苦期。但另一方面,週末包機和陸客來臺觀光已是蓄勢待發,很多消費市場的行業覺得榮景可期,而臺灣投入大中華經濟圈的方向也大致確定。換句話説,經濟發展還是存在著長期利多的趨勢。現在是一個考驗臺灣經濟體質和政策操作智慧的時刻。

  社論指出,從馬英九自稱“退居二線”、卻都免不了垂詢財經狀況的情形來看,恐怕從“總統”至“內閣”、包括“央行”,都知曉目前問題的嚴重性,通膨和股市會成為造成民眾不滿心理的最重要因素。關鍵是當局不應病急亂投醫,亦無須跟著在野黨的民粹訴求起舞。民進黨此刻提出“全民退稅”的口號,看似投合民眾心理,于刺激景氣的作用卻遠小于其負面後果。至於有人追問“政府基金何時進場護盤”等問題,其短多長空、干擾市場的負作用,亦曾廣為討論。換言之,大家著急是著急,但“非常手段”還是不宜出手。臺灣經濟的基本面並沒有特別看壞之處,朝野要保持信心,才能幫忙穩住經濟!

 

[責任編輯:張弛]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