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歷經一月風雨 馬政權已穩住陣腳度過最壞時刻

2008年06月26日 09:45:00  來源:
字號:    

  香港中評社今天發表社評文章指出,馬英九上臺執政6月20日滿月,沒有掌聲,沒人叫好,臺灣社會、輿論評價不高,民調數字也都不好看。出現這種局面,馬當局施政肯定有很大缺失,在很多方面不符民眾期待。但是,如果遠離“口水”,看“大政方針”,看深一層,幾可斷言,馬政權已穩住陣腳,最壞時刻已過去了。

  文章摘錄如下:

  誕生僅一個多月的馬政權,已非常穩固,這是很大的成績。國民黨失去政權、在野八年,一朝上臺,也會如八年前的陳水扁上臺一樣,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患得患失;當年李登輝上臺執政,也是如此。從中國大陸、美國的角度看,5月20日之前,臺灣政權能否和平轉移,5月20日之後,國民黨、馬英九能否穩固政權,都是關注點,大陸、美國也曾對此有高度疑慮。

  馬政權已非常穩固,可從三方面觀察,一是臺灣民心接受政權轉移,民進黨體認自己已經在野,臺灣社會穩定,政經運作如常;二是馬英九適時出手,撤換佔據關鍵部門位子、有綠色背景的官員,直接掌控了軍、警、情等部門,扁政權留存的勢力,正逐漸被清走;三是大幅改善兩岸關係、穩住與美國和日本的關係。

  6月20日,也就是就職滿月當天,馬英九把關鍵的幾個位子給換了。包括由原臺北市警察局長王卓鈞取代侯友宜接任“警政署長”;前“國安局長”、因“319”被陳水扁撤職的蔡朝明取代許惠佑,回任“國安局長”。另據了解,“調查局長”葉盛茂也即將於七月一日卸任。而在更早前,馬英九在就任“總統”一週後,就已立刻對軍中扁係將領開鍘,提前拔除扁係將領龍頭、後備司令余連發。

  原“國安局長”許惠佑、“調查局長”葉盛茂都屬“扁家軍”成員。余連發更是陳水扁第一任侍衛長、陳水扁第一位晉用的將領,八年來許多臺灣將領靠余連發推薦陞官,余被調職後,扁係將領人人自危。


  除了軍警情之外,馬當局也已部署大舉撤換扁政權留下來的“外交官”、公營行庫扁係人馬。馬當局已借釣魚臺事件除去老牌“臺獨”、臺灣原駐日代表許世楷;年底前臺灣公營行庫也將進行一波人事大換血,屬於扁家軍的第一金董事長張兆順、開發金董事長林誠一與兆豐金董事長呂桔誠等人,皆因具濃厚扁係色彩,遭到藍營點名將撤換。

  清走扁政權的殘余勢力,消除了馬政權的一大隱患;大刀闊斧推進兩岸關係,則更令馬政權穩住陣腳,贏得民心。6月中旬海協會、海基會的制度性協商,終止了臺灣與大陸十年來的“準敵對狀態”,週末包機直航、大陸觀光客赴臺達成協定,是兩岸交流的里程碑,也建構了兩岸官方的對話、協商機制,有助臺海的穩定。

  據臺灣“行政院研考會”20日發佈的“民眾對兩會復談後兩岸關係的看法”民意調查結果,有七成三的民眾認為兩會復談結果有助於兩岸和平發展,超過六成八認為有助於促進臺灣經濟發展;整體而言,對兩會復談結果有六成七民眾感到滿意,六成四民眾對新當局處理兩岸關係的表現感到滿意。

  特別需要強調的是,因為大力改善兩岸關係,馬當局正獲得在改善經濟、對外交往上過去所無的極大力量。兩岸關係解凍的同時,馬當局也穩住了與美國、日本的關係,未來若在與大陸“外交休兵”上再有成效,臺灣對外交往將左右逢源,四通八達。

  檢視一下,馬當局上任滿月,爭議點主要包括:陳肇敏失言風波;油價調漲;擴大內需方案;綠卡爭議;釣魚臺主權爭議;臺股跌逾千點;等等。其中陳肇敏失言、綠卡爭議等,均屬“口水”;油價調漲、擴大內需,雖然推行時有缺失,但方向正確;臺股跌過千點,基本上是受國際影響。至於釣魚臺主權爭議問題,馬當局最後成功逼使日本道歉、賠償,不僅未失分,而且小有斬獲。

  與很多新任執政團隊一樣,執政一個多月,馬當局有好消息,也有壞消息。馬當局在爭議問題上有些進退失據和缺失,但仍不失盡心、盡力。臺灣老百姓的心中自有一桿秤,能夠辨明黑白與是非。而已經在野的民進黨,一個月來除了延續選舉時的抹黑、拆臺、噴口水的做法之外,並未有讓人印象深刻的作為。如果抹黑、拆臺、噴口水有用,民進黨怎麼會在過去多場的選戰中輸得那麼多。

  民調顯示,雖然馬英九與其行政團隊目前的施政滿意度低迷不振,但是仍受到多數臺灣人期待。隨著包機直航、陸客入臺即將登場,馬當局的最壞時刻相信已過去了。

[責任編輯:張弛]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