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馬能否穩住“國會”副“院長”選舉為第一仗

2008年01月21日 14:49:00  來源:
字號:    

  今日登場的副院長假投票,是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馬英九能否穩住“國會”的重要指標,若副龍頭之戰陷於流派之爭,馬英九領導能力將大大扣分,若刻意塑造的民主投票真是優質競爭,則將對國民黨、馬英九整體加分。

  臺灣《中國時報》今日發表文章説,持平而論,這次“副院長”之爭,六人皆為黨內一時之選。曾永權是現任大黨鞭,具資深、領導經驗的優勢;蔣孝嚴兼具“行政”及“立法”資歷、黃昭順是首席“中常委”、洪秀柱是資深教育“立委”、潘維剛長期經營婦女團體,徐中雄更兼有弱勢代表與改革派象徵。

  因此無論最後是誰出線,只要過程公正和平,都能服人。對馬英九與國民黨來説,過程比結果重要,外界看的反而不是最後誰當選,而是過程中,馬英九與國民黨怎麼處理、怎麼表態。

  “立委”勝選以來,國民黨一直戰戰兢兢,對外界的質疑及評論,都秉持團結一心的原則謹慎因應,刻意塑造裏外口徑一致,也使得黨內和馬營動輒得咎,既怕外界見縫插針,又怕內定之説甚囂塵上,更怕假投票變成同志相殘,樣樣都要當模範生,卻又過於戒慎恐懼,幾乎到了父子騎驢的無奈窘境。

  蘇俊賓陪同徐中雄登記的爭議就是一例,畢竟蘇俊賓曾經是徐中雄的“國會”助理,陪昔日老闆登記,是代表他個人對徐中雄的支援,當事人也許別無他意,但馬英九本人與馬營刻意撇清,反倒讓人覺得此地無銀三百兩。其實馬營大可不必如此緊張。

  不過,為了避免黨內紛爭,吳伯雄明快處置,避免“副院長”之爭重蹈“黨主席”選舉覆轍,快刀斬亂麻,不讓馬王代理人之爭的影子浮現,也是適切的作法。説實話,一個“副院長”選舉如果都可以搞成流派之爭的話,國民黨要拿什麼説服人民在“總統大選”票投給它?

  文章最後説,身為“總統”參選人的馬英九,這次能否和國民黨主席吳伯雄、“立法院長”王金平共同穩住“國會”,透過假投票順利選出最適合的副“院長”,讓“新國會”一仗,不陷入流派之爭,而有清新、民主的表現,眾人皆拭目以待。

[責任編輯:高斯斯]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