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立法”行政權合一 方能讓臺灣經濟再起飛

2008年01月17日 15:22:00  來源:
字號: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謝長廷日前表示,人民不必擔心民進黨的人當“總統”,因為國民黨在“立法院”佔四分之三,可以彈劾、罷免及“立法”,所以他當選“總統”是去平衡“立法院”,讓社會安心、去守護臺灣,這是比較消極的想法。謝並強調因為國民黨在“立法院”佔多數,所以人民不必擔心民進黨,而是要擔心超獨大的“立法院”怪獸,讓“立法院”衝突變成社會衝突。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今天刊文説,要人民選謝長廷當“總統”以平衡國民黨佔絕對多數的“立法院”,顯然己成為民進黨“總統”選舉的競選主軸。因為“入聯公投”經過此次“公投”綁“立委”選舉的試驗後,證明對吸引選票沒有太大幫助;臺灣認同牌在經濟不景氣情況下,要發揮吸票的功能似乎已顯得後勁不足,唯一還稱得上一張牌的就是“平衡牌”。這也就是民進黨從上到下一再鼓吹不可讓國民黨在“立法院”一黨獨大而沒有制衡的根本原因。可是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選民之所以會用選票讓國民黨取得“立法院”超過三分之二的席次,無非就是希望國民黨能以優勢的“立法”力量,讓臺灣的經濟再起飛,既然是選民的負托,選民自然也就會加以監督,若做不好,或涉及舞弊,自然有獨立的“司法”機關與民意予以懲處,實在不需要選出另一黨的“總統”來平衡。

  更何況過去八年的時間,民進黨都是以“少數政府”的型態執政,如果以後可以做到尊重“立法院”的多數,為何過去八年完全做不到呢?這就是人性。對“總統”當選人及其所屬政黨而言,贏得“總統”選舉就代表選民賦予該黨行政權,為何要與他黨分享行政權力呢?另外,新任“總統”當選人永遠可以對外表示,他代表的是新民意,可以淩駕二個多月前選出的舊民意,屆時臺灣將再度淪入“少數政府”的困境。 

  文章指出,看過去八年民進黨身為“少數政府”的表現,就可知獨享行政權是一種人性。為了不輕易考驗人性,千萬不要相信平衡牌的作用。唯有讓“立法”與行政權合一以發揮最大的行政效能,才有機會讓臺灣的經濟再起飛,否則臺灣的明天就真的不知在那裏了。 

 

[責任編輯:張弛]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